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
坚持自主创新是核电发展的关键
──访中核集团科技委常委张禄庆
中国电力报 中电新闻网 记者 谢文川
新年将至,2016年,核电行业可谓是红红火火,核电 “走出去”成为国家名片,AP1000取得重大进展,“华龙一号”获得大力推进。但是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并没有新的核电机组核准。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中核集团科技委常委张禄庆,请他谈一谈对过去一年中国核电发展的看法,以及对未来核电发展的期望。
中国电力报:2016年我国核电保持平稳增长,虽然没有新的核电机组批复,但是6台核电机组并网、AP1000冷试成功,您认为2016年我国核电总体发展如何?
张禄庆:2016年核电持续发展,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认真思考。首先,2016年没有新核准的机组。按照2012年制定的核电发展规划,“十三五”末期在运核电机组要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3000万千瓦,这就要求“十三五”期间每年核准6~8台核电机组。2016年有6台机组并网,但是没有核准新机组,没有新建核电机组顶上去,在建项目就少了,现在看来完成“十三五”末期的规划目标有相当大的困难。
其次,引进的三代压水堆技术有 AP1000和EPR两种,目前的在建机组中,三门核电与海阳核电的4台AP1000机组,其冷试已经结束。按照业内常规,对于一个新机组,冷试和热试的成功,只是证明了该核电厂的运行性能指标可以达到技术规格书要求,而能否安全经济地长期运行,还需有待一年试运行的检验。我国核安全局也是在试运行一年以后才颁发运行许可证。
有消息称,2016年报批的8台机组是6台AP1000机组和2台CAP1400示范工程。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这8台核电机组迟迟未获核准,使我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核电的发展,受到政治、经贸、外交等很多因素的制约,必须更加注重自主创新。
中国电力报:站在十三五的开端,综合2016年的能源投资情况来看,2017年核电产业将会有哪些发展趋势以及将会作出哪些改变?
张禄庆:我认为,“华龙一号”会成为未来我国核电发展当仁不让的主力军,而且能在条件适宜的时机走出国门。2014年8月“华龙一号”总体方案通过国家能源局与国家核安全局联合组织的专家会评审。2015年5月“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号机组开工,同年12月,福清6号机组开工,到目前为止进展顺利。同时,2015年年底中广核防城港核电的2台“华龙一号”机组也正式获批,防城港3号机组于2015年12月底开工,4号机组也于2016年年底开工。
为了统一出口机型,由国家能源局牵头中核与中广核联合组建的“华龙国际核电技术公司”于2016年年初正式揭牌,各方专家对两种“华龙一号”技术方案进行了评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并未达到最初统一机型的目的。我认为,事实上,中核与中广核并未在国际核电市场上发生过竞争,“走出去”是双方共同的目标。
中国电力报:今年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最终签订,会带来中国核电“走出去”的高潮吗?
张禄庆:由于英国欣克利角C项目采用的EPR机型,建造成本高,成本问题仍不容忽视,其他国家会参考企业之前的项目,英国作为发达国家可以给出高昂的担保电价,但是其他国家可能就无法负担。
目前世界经济复苏进展缓慢,对于一些较小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核电发展除资金外,还受到技术水平、基础建设(法律、安全监管、设备国产化、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制约,这是一个相当长的培育过程。因此,我国核电界应该与核电出口目标国密切配合,制定一个长期合作、互利共赢的战略合作规划,并扎扎实实地采取相应步骤,切不可急功近利。
中国电力报:2016年没有核电机组核准,您认为2017年会有核准机组吗?影响核准的关键是什么?
张禄庆:是否有新的核电机组获批现在还很难说,因为2017年是考验三门与海阳4台AP1000示范机组是否能安全稳定运行的一 年,现在三门核电的热试接近尾声,但鉴于人们普遍存在的对AP1000主屏蔽泵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担心,还必须经过一年左右的试运行考验。后面要上马的AP1000核电机组都与此有关,换句话说都在看着这4台机组的进展。
由于“华龙一号”所有主要设备类同于我国批量建设的二代加核电机组使用的设备,已有较丰富的运行经验,其主要技术风险在于施工设计的布置改变,而不是来自于设备性能。目前,“华龙一号”福清5号机组明年土建将会完工,工程进展非常顺利,与预期的进度计划非常吻合。故而,在2017年福清5号机组土建施工完成后,批准开工同类型第二个项目首台机组的建设风险可控。
中国电力报:您认为核电未来的发展还有哪些挑战?哪些限制核电发展的问题需要解决?
张禄庆:挑战应该包括核安全法规导则标准等的升版,核安全监管能力的提升,我国内陆核电发展的可行性研究,核电厂营运单位核安全文化建设,国家对核电出口的政策支持等。
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从思想上清醒地认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从“华龙一号”示范机组和AP1000依托项目建设的实践可以看出,要使我国核电项目的建设规模和速度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必须依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要设备实现国产化的核电技术和一条完整的能自主配套的核工业产业链。
责任编辑:赵雅君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