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郭智:探索信息化监管之道

来源:中电新闻网 时间:

  探索符合新形势的信息化监管之道

  ——专访南方能源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智

  中国电力报 中电新闻网 记者 周妍 见习记者 陈细英

  目前,由南方能源监管局建设的派出机构综合监管信息化示范项目——南方能源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已完成试运行,凭借其突出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获得了包括监管对象在内的一致好评。在提到监管信息系统的应用时,南方能源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智显得信心十足。近日,就该系统的建设及应用情况,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题访谈

  目的:提高监管效果及科学性

  记者:2012年南方能源监管局开始筹建南方能源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当时存在哪些因素助推你们启动对系统的建设呢?

  郭智:经过近10年的监管实践,南方能源监管局的各项监管业务逐步规范,监管手段和措施逐步完善,业务流程进一步优化和明晰,基础资料有了一定的积累。而此前我们也陆续建成了调度实时信息监测、电力应急指挥等12个应用系统,在监管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原有各系统处于孤岛状态,缺乏统一规划,影响了数据的共享,没能实现监管业务的全覆盖。机构重组后,监管领域更广、任务更重,建设高效、便捷、安全的能源监管信息系统显得愈加迫切。

  记者:随着监管信息系统的建成,南方能源监管局已经走在了监管信息化的前列。在您看来,能源监管信息化应该是什么样的?

  郭智:发展能源监管信息化,就是要实现监管信息汇集、智能分析预警、闭环监管业务、规范监管流程、提高监管效能等具体目标,进一步提高监管效果和监管的科学性。

  首先,在监管信息汇集、共享公开监管数据方面,不仅实现监管机构内部数据的共享,还实现了监管机构与国家能源局之间、与不   同派出机构之间、与能源企业之间的监管数据共享,通过数据分析,引入社会监督机制,辅助监管。其次,系统要能实现智能分析预警,辅助监管决策。系统采集数据后,通过对数据进行智能分析,让我们在数据中发现问题,确定监管点,触发监管。第三,要能规范监管流程,实现闭环监管。监管走过10年,总结出很多成熟的监管方式和方法,通过信息化把业务流程相似的工作整合起来,能够优化、规范流程,减少灰色地带。监管流程规范了,才能最大限度实现闭环监管,所有信息都在闭环流程中查看,并对前面的过程进行追溯,使用者能实时掌握任务执行的每一个节点及整体情况。同时,闭环监管还实现了横向联动,工作流程从开始到结束,所有的内容都是能够相互呼应的。通过闭环监管,既促进企业提高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也能引导行业健康发展。还有一点,系统能有效提高监管效能。监管机构通过信息化系统随时掌握监管对象最新的状态,如经营生产信息等,最大限度为实现非现场监管提供可能。这既缩短了监管机构和被监管者之间的距离,也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自系统投入试运行以来,我局行政许可岗位已经减少5名借聘用人员,效率提高带来的效益明显。

  运行:达到系统建设的预期

  记者:就目前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请您对系统的运行效果做一个评价,达到系统建设的预期了吗?

  郭智:从系统运行情况看,目前系统功能涵盖了能源监管主要业务,优化、规范了工作流程,逐步实现了统计、分析、评价等高级应用,建立了便捷的查询与检索机制,健全了效能监察及信息公开机制,提高了行政的公开性,对依法行政形成了强有力的约束,大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和质量,达到了预期目标。

  具体而言,系统建立了全面的数据校验功能,并将成熟、固化的监管评价、分析公式整合于系统中,对超过阀值的指标发出红色预警并自动生成评价或排序结果,实现了问题导入式监管。同时,系统借助完善的自动校验、预警和评价功能,全面收集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形成监管线索库,实现监管线索与监督检查等监管任务的联动,为问题导入式监管提供依据。

  记者:从监管对象的角度看,系统如何最大限度保障企业交互数据的安全性?

  郭智:我们遵循能源局派出机构信息化建设规范,在系统设计之初,就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二级的标准来设计,期间严格对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的要求,落实各种安全等级保护措施,包括密码设定、硬件防护,最终以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的要求完成系统建设。在系统设计上,通过隔离网闸实现了内外网物理隔离。所有监管审批业务,都在内网进行。在软硬件的设计和采用上,尽可能使用国产设备和软件。此外,在业务应用逻辑上最大限度地保障数据安全。根据业务规则,系统对企业上传的重要资料,过期后自动删除,一律不在外网存储。

  完善:提高系统实用性和便捷性

  记者:简政放权与加强监管之间的平衡要通过转变监管方式来实现,重要手段之一就是监管信息的公开与共享。对于系统的信息公开和公众意见收集平台,您对它在实际监管工作中的作用有什么期待?

  郭智:我们按照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把能公开的数据都公开,让相关企业和普通公众参与监督,并借助公众反馈的情况,引导监管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业监管。正所谓“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系统在运行中已收集到不少市场主体及用户的意见,并开展相应监管工作。如果说期待,那就是希望社会能更多地关注能源监管,客观地提出意见建议,能切实解决收集到的问题,形成监管闭环。

  记者:为了进一步完善系统,接下来南方能源监管局的工作重点有哪些?

  郭智:我们将广泛收集各方用户的使用情况,针对反映的共性突出问题,对系统加以完善,促进系统在安全性、实用性和便捷性上更上一个台阶,进一步发挥系统作为监管机构和监管对象之间桥梁的作用。具体来说,逐步实现系统支撑平台的国产化、实现数据共享及业务联动、提高系统辅助决策能力、逐步扩展能源各个领域的数据接入、提高系统的数据采集量和覆盖面,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填报数据的负担。

  责任编辑:余娜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