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电网报 时间:
最近一个时期,从网上和报纸上读了一些关于当前电力改革的文章,特别是看到了一些业内专家颇有见地的意见,这种反映不同观点的民主讨论风气令人鼓舞,对推进电力改革健康发展必有好处。我作为一个退休多年的电力职工受此启发,做了一些思考,现写出来请批评指正。
(一)国外的电力改革更多的是一个政治命题。电力改革始于英国,源于刚刚去世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私有化和自由化资本主义的治国理念,其核心是私有化和自由竞争。英国的电力改革经过几轮改变,目前尚在进行中,它的成败得失只能由英国人自己去评估。正由于电力改革主要是一个政治命题,各个国家的国情、社情和电情又都不同,因此在世界电力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各国改革的模式呈现多样化,有的发达国家电力体制甚至还维持原样不动。我们不便也不可能对别国的做法做出恰当评论。
(二)国外电力改革基本上是自由派经济理论和经济学家所主导。作为被改革对象,电力专业部门参与的作用相对缺失。自由派经济学家信奉的是私有化和市场机制万能,高调反对垄断和提倡竞争,但他们对电力行业的特点并不熟悉。笔者有亲身体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工作需要参与了联合国专业组织的关于气候变化的第一次和第二次评估报告的起草工作,同小组的五人,除我以外都是知名度很高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们问我,电力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电力不能搞竞争?从讨论中我发现他们对电力的了解并不比我对经济的了解多多少。还有一件事也令我很难忘却:在酝酿我国电力改革的过程中,一次研讨会上(有名的北京香格里拉饭店会议),当世界银行专家和英国的私人咨询公司介绍完国外经验后,笔者从专业角度提出问题并与英国人直接讨论时,受到会议主持人的制止,称这不是专业问题,会议上专家发言的基调是声讨电力垄断。会议休息时一位负责人(也是老同学)告诉我:我们就是要学英国的改革经验。现在看来,我国既然不能走撒切尔夫人的私有化和自由化的治国之路,英国电力改革模式是否适合我国国情,不也值得反思一下?
(三)电力专业人士说明电力行业的特点不应被视为“替利益集团说话”。现在很多关于电力改革的流行语,如“厂网分开”“拆分”“横切、竖切”“破碎式分离”等等,可能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上说得通,但却完全不适合电力系统与生俱来不可分割的属性。电力系统是发电、输电、配电、变电、用电联在一起且实时平衡的动态整体。不管电力系统中任何两点之间的地理距离有多远,从电的传输速度来看距离几乎都是零。所以,上世纪美国著名电力专家说过,北美电力系统是人类迄今为止制造的最大的一台机器。最近我国卢强院士更形象地把电力系统比喻为人一样,是一个动态的活体,不能人为地随意分开,否则就要出问题。我以为这些都是行家的精辟语言。一台机器运转得好不好,要看机器整体,拆开以后就变成了一堆零件。一个人是否健康,也要看他的整体,不能单看他身体某几个部位,而且一个活人肢解以后成了什么样就很难说了。专业人士说明电力行业的特点与维护“利益集团”是不搭界的两码事,要做具体分析。
(四)电力改革的目的是什么?经济学家说是要打破垄断、引进竞争、降低电价。但是电力工作者认为电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建立更加安全和经济的电力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可靠的、经济的、优质的电力和服务。因为:第一,电力系统最大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来自实现安全运行和安全供电,离开电网安全运行,一切都是空话;第二,电力系统可以实现的最大效益并不等于各个组成部分分开以后效益的叠加,相反,各个组成部分都追求自身最大利益还可能导致整个系统效益的最小化;第三,由于电力行业属于公用事业,其产品电力具有准商品特性,电力参与创造的社会效益比起电力企业本身的效益来要大得多,所以,安全运行,即供电的可靠性相对于电价水平,始终是考核电力企业运营状况更为优先的方面。这些在西方电力行业内都有共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国营电力企业对此的认识当然会更为深刻。
(五)对今后我国电力改革的几点看法:
(1)电力改革要适应形势的变化,要从解决当前问题入手。首先,当前电力形势与十年前有很大的变化,经过十年来以加快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改革以后,今天我国的电力工业规模即将跃居世界第一,但环境保护的压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已经成为我国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在世界电力界中称得上是独一无二的难题。因此,迫切需要探索一条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电力发展与改革的新路,这不是照抄某些电力不需要大发展而地区环境又已经很好的发达国家电力部门靠“拆、分”和“破、碎”现有电力运营管理所能解决得了的。其次,全国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源的优势互补和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客观要求,预示着全国联网的趋势不可阻挡,电网联结的紧密度只会有增无减,电网的“分、拆”运营在我国并不是发展方向。再次,随着电网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的统筹管控的手段会更上一层楼,可以更好地实现安全、经济、优质的运营目标。所以,今后电网的发展趋势还可能是进一步整合,而不是拆分,电力改革似乎应当顺应这个潮流。
(2)当前电力体制改革存在“体改先行,制改滞后”的问题,一直以来,人们比较热衷于谈论解体,却较少认真研究甚或回避改制。厂网已经分开,而作为市场化改革核心的电价机制、项目审批机制和监管机制却迟迟没有到位。如果这样继续下去,只恐改革成本会越来越高,甚至会偏离建设和运营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高效和环保的电力系统的根本目标。
(3)电力改革方案的制定必须广泛听取电力系统专家意见。在研究如何进一步进行电力改革的问题上,要正视电力行业的特性及其客观规律,广泛听取电力专家意见。
最后,我要说明的是,我早已是只靠退休金生活的“圣贤”(剩闲)人员,不论下一步电力怎么改革都与个人利益无关,该不属于“利益集团”之内,我只是带着一点专业人员的“固执”,把十多年前未能在香格里拉饭店会议上说完的话说了,如此而已。
【作者简介】
谢绍雄: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曾担任能源部国际合作司司长、电力部特聘环境保护顾问、国家电力公司顾问、国家电网公司顾问;在国际上曾担任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能源与工业分组联合主席,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第一、二届能源战略与技术组中方成员;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责任编辑:邢静涵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