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
访同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张有喜
“利益共享,成本共担,供需稳定,共生共性,这是我对煤电一体化发展最深的体会”。我国以煤炭为中心的战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伴随着近期煤炭市场的波动,“煤电一体化”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然而,在积极探索这种发展模式的同时,各方观点也不尽相同。在“2012中国国际煤炭发展高层论坛”期间,中国电力报记者专访了同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有喜。
煤电相互依存
“利益共享,成本共担,供需稳定,共生共性”。张有喜告诉记者,这16个字是他对煤电一体化发展最深的体会。
张有喜介绍,煤和电是上下游产业,他们之间相互立足,相互发展。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鼓励煤电联营的战略构想。而今年颁布的《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又明确提出,鼓励煤电运一体化经营,强调重点支持煤炭、电力企业联合重组,这是国家面对推动煤电一体化的又一政策支持。“我国以煤炭为中心的战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张有喜说,经过63年的发展,同煤集团已经成为以煤炭、电力为主,煤化工、冶金等八大产业并举的重大型综合能源大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同煤集团在加快煤电一体化进程上进行了大量积极的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三大措施保障煤电一体
“煤电之间要想真正地做到‘利益共享,成本共担,供需稳定,共生共性’,就必须做好三方面工作。”张有喜说,首先发展煤电一体化要依托资源优势。动力煤具有低灰、低硫、低水等特点,把煤的优势转成电的优势,再把电的优势转成煤化工的优势。拥有丰富的煤炭储量是一个显著的优势。
其次,发展煤电一体化,要实现企业之间深度融合。“‘十一五’期间,我们所有的新建矿井和电厂全部通过了股份合作和煤电联营,联合电力企业共同建设,五年建成四大电厂,装机容量达到314万千瓦,开煤炭企业建设大电厂的先河。”张有喜透露,目前,同煤集团正与国内一家大型发电集团进行战略性重组。通过此次重组,同煤集团到今年底的装机容量可达850万千瓦。
另外,发展煤电一体化要走好循环经济的路径。目前,同煤集团已经建成了全国煤炭行业第一个产业链最完整的塔山循环经济园区,形成了煤化工、煤电力、煤建材三个产业链,创造了一条节约、绿色、多元的能源之路。张有喜说,和传统方式相比,循环经济模式可多产生附加值50多亿元。
“我们将继续坚持煤电一体化的发展战略,进而显著增强同煤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辑:郭鹏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