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乡村振兴丨南和供电:有“颜值”又有产值

来源: 时间:2021-03-31 10:58

有“颜值”又有产值

——冀北南和供电公司全面推广数字化技术服务乡村振兴

甄红芳 史良 庞利鹏

  2020年,河北邢台市南和区入选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数字化正逐渐融入当地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数字化技术在农业农村应用推广为充足的电能提供可靠保障。

  农业园区焕发新面貌

  3月14日是个星期日,邢台市南和区农业嘉年华园区内游人络绎不绝。“哇,竟然还有香蕉!”第一次到这里来的石如玉小朋友坐在电动观光车内,满眼都是好奇。好奇的不只是她,连她的爸爸石晓宁也是第一次见到香蕉树。

  园区营销部副总经理司跃腾介绍,园区内6个场馆均布置了智能化水源处理系统。地下水抽到源水池后经过净化处理,由各种灌溉设施直接送到每一株植物根部。中控室统一调控,每天按时按量为植物提供营养成分。同时,场馆内还安装了各种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等数据,根据情况启动滴灌、排风、除湿等设备。

  为了保障园区可靠用电,邢台供电公司新建1座110千伏变电站,架设了30多千米的10千伏线路,在园区内安装了8台总容量为5040千伏安的变压器,还为园区停车场安装了充电桩。

  种地也有“科技范”

  在南和区闫里乡金沙河农作物种植合作社基地里,一排排喷灌设备整齐排列,均匀喷出水花;三四架无人机在空中飞行,洒下农药;田边一根根灰白色的电杆向远处延伸,条条银线在阳光下泛着光。

  “我们合作社占地6000亩,虽然地多,但种地一点也不愁。”合作社负责人张佳佳一边在手机上操作自动灌溉软件,一边介绍基地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管理农作物。播种和收割,有大型播种机和联合收割机,配上专业控制软件和定位系统,每天种多少、收多少基地员工一看便知;灌溉,用固定和移动式喷灌设备,基地员工只需设置一下时间就能自动启动;化肥等农资则可通过网购直接送到田间地头。

  为保障基地种植用电,自2016年以来,南和区供电公司将基地附近的35千伏大郝变电站增容,敷设1.95千米电缆,安装、改造了30多台变压器,改造了60多个机井表箱。

  “淘宝村”电商生意火

  师行是一名“90后”退伍军人,2018年在南和区大力发展宠物产业电商的号召下开始创业。2019年,他的网店入驻淘宝,凭借“线上+线下”渠道扩大经营规模,2020年销售额近30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北师村已有近百名村民做起了电商。

  南和供电公司投资1.57亿元,为98个村改造升级农网。各村有专属的台区经理,提供用电咨询、抢修等服务,保障客户可靠用电。师行把握南和区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建设数字乡村示范项目的机遇,正在申请入驻阿里巴巴南和产地仓,打通物流配送渠道。“我们还会做得更好。”电力充足,他对未来很有信心。

责任编辑:王萍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