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 中国电力报微信

  • 电力新闻网微信

  • 电力大数据微信

【堡垒】创新创效“ 燃”起来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 时间:2021-03-26 11:26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创新创效“燃”起来

文_计宏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0年科技创新大会全面部署“新跨越行动计划”,推出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实招硬招,吹响了科技创新的冲锋号。黑龙江齐齐哈尔供电公司党委全面落实“新跨越行动计划”,深化党建引领科技创新人才平台建设,用实际行动落实公司“新跨越行动计划”,让创新创效“燃”起来,形成主动作为、大胆创新的良好氛围。

  科技融入作业现场

  2月28日8时,一架多旋翼无人机从齐齐哈尔市嫩江江畔腾空而起,按照既定路线向200米外的10千伏昂江线飞去。齐齐哈尔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运维人员宇闻旭手持操作杆,紧盯回传画面,仔细排查线路安全隐患。

  在春检即将到来之际,齐齐哈尔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青年党员汤毅利用无人机航拍设备,特巡嫩江沿岸输电线路。无人机围绕近30米高的输电线路缓缓移动,操控界面传来清晰的设备画面,工作人员通过无人机航拍采集的数据,精准勘测螺栓、螺帽等是否脱落,被淹没塔基旁是否有构成外力威胁的漂浮物,实现“无人机+人工后台”特巡模式,解决了人工巡检存在视觉盲区的问题。

  “类似螺丝松动这样的问题,仅凭运维人员巡检是很难发现的。而无人机从高处靠近设备检查,捕捉线路运行细节,可以延展视觉区间,提升巡检质效。”齐齐哈尔供电公司无人机巡检负责人李昊说。

  近年来,齐齐哈尔供电公司党委聚焦科技创新创效、青年员工成长成才,实施“党建+”工程,着力在思想引领、业务帮带、组织关怀、成果推广4个维度上下功夫,让创新创效融入作业现场。

  科技服务开新局

  2020年12月15日,在50米高的输电铁塔上,齐齐哈尔供电公司新员工李晓吉手持“水平火炬”设备将线路缠绕的风筝去除,避免了因外力导致线路停电事故的发生。

  如何快速有效地处理输电线路缺陷隐患?齐齐哈尔供电公司马平创新工作室成员利用日常例行巡检的经验,研发了一款以火炬为主体,可准确定位远距离消除线路上挂接异物的设备。此外,该项应用成果还能在极寒天气下提高除冰效率,提升作业质效。

  齐齐哈尔供电公司以“党建+”模式为抓手,鼓励青年党员在工程建设一线开展创新实践,加强变电运维、继电保护等专业能力建设,抓住配电网改造突破口,党员带头攻坚,使基层党支部成为攻坚克难的堡垒,为构建坚强智能电网保驾护航。

  党管人才成效显

  “在劳模创新工作室没有岗位、年龄、学历的界限,每一名员工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2020年10月21日,在齐齐哈尔供电公司赵淑芬劳模创新工作室,青年党员毕宏声将7项创新成果用PPT讲稿的方式展示给在场员工。新吸纳进入工作室的青年党员与老党员一起研究讨论“4+N”值班模式完善提升及运维绩效管理APP功能拓展,解决变电站倒闸操作人员不足的难题。

  齐齐哈尔供电公司还在劳模创新工作室设立科技成果展台、“头脑风暴”等区域,为基层一线青年员工开展技术创新营造良好氛围。目前,该公司关于接地线线夹技术改进、室外隔离开关加装防雨罩等课题的研究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该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为青年员工搭建了探索互动式学习平台,员工们可自主开展技术创新,依托创新平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目前,在齐齐哈尔供电公司共有劳模创新工作室15个,参与员工145人,青年员工人数占比80%以上。该公司通过实施“党建+”工程,让党建成为助推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