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国网甘肃电力全面推进物资管理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0-12-31 12:30

开启“一全多优”新模式

——国网甘肃电力全面推进物资管理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陈晓巍 牛炜

  12月11日,在国家电网公司物资工作无虚会上,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作为西北片区唯一代表参会并做典型经验分享,收到国家电网公司领导肯定和与会代表一致认可,明确要求在国网系统推广应用甘肃经验、甘肃模式和甘肃做法。

  2019年以来,甘肃电力紧抓现代智慧供应链建设契机,落实“一全多优”物资专业新模式的要求,坚持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深化智慧供应链运营,创新开展全口径实物资源管理、无接触数字化办公,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智慧供应链高质量发展之路。

  多措并举  助力物资供应体系智慧运营

  今年以来,甘肃电力以“党建+智慧供应链助力物资保障”提升工程为引领,以供应链运营中心为抓手,优化调整省、市、县公司物资专业组织机构和人员,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和三级智慧运营保障,出台各类管理制度和意见,建立供应链深化应用同业对标体系,创新应用PRA智能打印机器人,建立系统应用问题库管理、销号机制,推进336张数据表跨专业数据接入贯通,数据共享共用。推行“一网通办”模式,不断提升供应链服务水平。

  智慧供应链建设成果已在全省107家直属单位、市、县公司全面应用,覆盖内部用户3201人,外部供应商1362户、设计院24家,产生各类业务数据15.9万余条,节约上下游企业运营成本5000余万元。

  为进一步提升物资对外服务,甘肃电力持续深化“5E一中心”供应链平台的建设运营,高效推动三大业务链、两个协同、一个中心有序运作,使用电子签名签章和移动App等工具,形成无接触、数字化办公新常态。

  盘活资源  实现物资管理“一盘棋”

  今年8月份,甘肃天水、陇南、甘南等地区受持续强降雨影响,电力设施受损严重,各地电力抢修物资告急,甘肃电力充分发挥供应链运营中心“大脑中枢”作用,合理高效调配物资,为86.78万受灾用户全部恢复供电提供了坚强的物资保障。

  为了解决因甘肃省东西横跨1600多千米、地形复杂所带来的物资分散存储、难以集中快速响应需求的难题,甘肃电力优化全省仓储布局,自主研发出库待使用物资闭环监管可视化系统,将游离于注册库以外的出库待使用物资纳入系统进行闭环监管,把物资管理延伸至班组物资专业仓,与ERP系统互为补充,构建跨专业的省级全量实物资源池,形成生产一线员工“看得见、找得到、供得及”的物资需求响应模式。

  “相比过去依靠Excel报表、人工分析的做法,费时费力不说,还存在遗漏。现在,工作人员通过供应链运营中心,10秒内就可以完成全省任何仓库里物资的搜索和锁定。”国网甘肃物资公司供应链运营中心主任张阳说。

  今年来,甘肃电力在实物资源规范管理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在国家电网系统率先实现多个首创。首创覆盖3座省级物资中心库、14座市级物资周转库、44座县级物资终端库、845座班组物资专业仓的一管到底的仓库管理模式,实现全省近10亿元实物资源的“一盘棋”管理。

  严把质量  促进物资管理高质效发展

  “检测体系的建成大幅提高了跨区域检测一体化质效,抽检率跃居国家电网公司第二,供应商偷工减料等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产品质量合格率提升至98.03%。”甘肃电力物资部供应质量处负责人说道。

  针对地域东西狭长的特点,甘肃电力坚持“质量第一”导向,制定提升采购设备质量22条措施,投资2800万元建成“一中心、三基地”物资质量检测监督体系,实现31类电网物资检测能力全部达到B级的要求。

  体系建成后,预计在2021年盘活近10亿元的库存物资,形成“先检后储、按需配送”的业务模式,减少抽检成本0.2亿元,带来3.22亿元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岗位300人。

  同时,该公司还构建了供应商综合能力评级机制,严格落实“黑名单”制度,建立“一处受罚,处处受制”联防联治机制,对不良供应商形成有力震慑。今年共完成物资质量抽检27089件,物资合格率97.73%,处罚供应商231家,涉及金额633.24万元。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