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1-04-13 11:51
一叶红船 一种信念 一生追寻
——“沿着能源通道看中国”浙江站①
中国电力新闻网记者 朱怡 刘泊静
编者按:100年前,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100年后,浙江能源电力人初心不变、步履不停,绘就了之江大地高质量发展的鲜亮底色。即日起,《中国电力报》将刊发“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沿着能源通道看中国”之浙江站融媒报道,讲述百年大党在能源电力行业的时代故事,展现能源安全新战略在浙江的创新活力和实践伟力。
“成为一名‘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需要多久?”
“一天,是每一天。”
“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需要多久?”
“入党誓词讲了嘛,奋斗终身。”
说这话时,国家电网浙江电力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第一任队长朱洪春伫立在嘉兴南湖畔,久久眺望清波荡漾的远方。
一橹摇桨开天地,一叶红船映初心。作为历史的见证者,红船定格在1921年的时空里;作为永恒的精神,红船在每一个时代与共产党人重逢。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有如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一种“红船精神、电力传承”的坚定信念从红船荡漾的南湖迅速蔓延之江大地。
从一支10人组成的小队伍,到遍布全省8000多人的强大力量;从点亮一盏灯、温暖一个人的涓滴细流,到引领全国的能源互联网形态下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建设创新实践,浙江电力人生动演绎着“红船精神”的新时代故事。
星火成炬 涓滴成河
一身鲜红色、有呼必应、随叫随到,14年前,嘉兴的百姓认识了这样一群年轻人。2007年,朱洪春和嘉兴供电公司的9名年轻电力工人在南湖红船旁庄严宣誓,全国第一家以“红船”命名的共产党员服务队由此成立。
从此,朱洪春有了一个亲切的绰号——“船老大”。抚摸着泛旧的红队服,朱洪春讲述着他十几年不变的炽热初心。
“那时候用户常常因为表后问题得不到解决而不满意。不是我们的职责范围就不管了吗?我狠不下这个心。于是就跟几个兄弟商量,成立一支服务队,轮流利用休假时间提供志愿服务。”
什么是用户最需要的,百姓还有什么不满意,始终是服务队工作的出发点。
队员们的工作内容很快从上门检修延伸开来,向空巢老人递上一张名片,为福利院、农民工子弟学校志愿服务,在超市设置光明驿站,让百姓在家门口办理用电业务……
“用户说好,我们的工作才是真的做好了。百姓信任你,甚至依赖你。这就是价值,这就是意义。”朱洪春的队伍也越来越有吸引力、影响力。
2010年,“红船服务队”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注册商标,开启品牌化运作模式。
2012年,浙江电力成立了百余支共产党员服务队。
2018年,“红船”正式成为浙江电力363支共产党员服务队共同的名字。
服装换了,队伍壮大了,服务制度化了,可队员们的追求始终未变。
牢记为民初心,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把故障抢修平均到达时间降至23分钟,远远低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市区45分钟、偏远农村90分钟”的标准。
牢记为民初心,一个个大型专项服务不断放大着惠民利民的实际效应,黑楼道亮化工程点亮7000多个楼道,给予百姓最贴心的获得感。
牢记为民初心,一个个坚毅的身影以共同的名字冲锋在台风冰冻救灾现场、冲锋在山巅雪岭。
是别具魅力的精神力量让红船服务队星火成炬,涓滴成河。是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精神信仰才能穿越百年,生生不息。
血脉传承 绿潮涌动
“师傅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对得起‘红船’这个光荣的名字。”
1994年出生的樊卡是朱洪春的徒弟。像他一样,一代代年轻人怀着崇敬之心加入到这个光荣的队伍,传承“红船精神”所蕴含的丰富宝藏,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春日的钱塘江浩渺宁静,在钱塘潮的起潮地嘉兴海宁尖山,3月31日,我国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区”落地,这也是浙江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而建设的首个“绿色低碳工业园”。
作为海宁供电公司多高弹专班的一员,这一喜讯给樊卡带来了满满的成就感。
“年总产值404亿元的尖山新区,三成以上用电实现自给自足,人均光伏容量9.7千瓦,是全省人均水平的40多倍,新能源年发电量足够20多万户家庭使用一年,相当于一个中等县城的居民年用电量。折合年节约煤炭2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50万吨。”樊卡告诉记者,在尖山新区,以分布式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在整个能源体系中的作用正在由“替补”向“主力”转变。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从守护万家灯火到助力“3060”目标,像樊卡一样的“新生代”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成长于浙江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环境,他们开始思考绿色低碳用能,更注重用户体验。
传承首创精神,浙江电力“无中生有”:嘉兴地少人多,于是他们把心思动到了屋顶上,建成全国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城市;海宁风速不高,于是他们把风机建到了钱塘江堤坝上,成为国家能源局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乌镇并非高新技术聚集区,却成了全球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智慧能源新生活无处不在……这些创新,见证着新时代的首创精神,标注着“红船精神”与时代相结合的印记。
樊卡还记得第一次瞻仰红船时的情景:“‘红船精神’永不过时,我们要在弘扬精神中攻坚克难,在传承血脉中开拓前行。”青春的面庞,灿烂的笑颜,在新时代的浩荡东风里,“红船精神”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南湖上的一叶小船,已成巍巍巨轮。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