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
满载使命担当 梦想扬帆起航
——中电智慧综合能源公司挂牌成立侧记
王旭
初夏的北京,草青花香,空气宜人。5月8日上午9时许,延庆区八达岭新能源谷一栋独立大楼在阳光下卓然而立,大楼内外一片喜庆气氛。
中电智慧综合能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智慧”)在这里正式挂牌成立。
“此次揭牌仪式不仅是中电国际综合发展漫漫征程上的里程碑,更为中电智慧全体人员吹响了迈向新征程的号角。”中电智慧负责人在揭牌仪式后表示。
一路艰辛一路高歌,中电智慧从注册到揭牌成立,在中电国际各级领导的指导下,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用实实在在的成果铺就了未来中电国际综合发展的道路。
肩负使命,责任担当,综合发展,势在必行。
近年来,煤炭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火电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中电国际作为以火电为主的综合型能源企业,同样面临严峻的经营压力。
面对经营压力,中电国际领导班子没有迷惘,没有动摇,没有退缩,而是冷静思考、审时度势、沉着应对、抢抓机遇、奋力前行,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俯身躬行的实际行动,主动适应新变化,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提出清洁、综合、智慧、跨国“四个转型”发展战略。
综合发展作为转型发展重要一极,致力于由电力生产向能源供应与服务转型。2017年7月,中电智慧在北京市延庆区注册成立,从这一刻起,沉甸甸的使命就刻在了中电智慧的身上。
中电智慧主要定位于“实现两项职能、搭建三个中心”。“两项职能”为“交易平台管理”和“投资开发”。“三个中心”即成为中电国际综合能源数据分析中心、能量管理系统研发中心和京津冀综合智慧能源项目集中控制中心。主营业务为电力供应与销售、热力供应与销售、综合智慧能源集成运营、能源管家式服务、软件研发和信息化服务等。
在中电国际转型发展的重要时刻,责任选择了中电智慧,中电智慧选择了担当——为中电国际综合发展而生,为中电国际新的利益增长点而生。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最初是在一栋几十年的老建筑里,40平米的房间就是我们的办公室,墙体陈旧斑驳,配套设施破烂不堪,厕所停水,办公室没有网络,没有办公用品、家具,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回忆起公司注册之初的办公情形,延庆组组长徐晓东说道。
起步阶段的条件是艰苦的,但组员们都充满着干劲和信心。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办公用品逐渐添置,狭小的临时办公处慢慢完善,项目开发工作也陆续开展。
使出浑身解数,敲开市场大门。“由于刚刚成立公司,品牌宣传和口碑树立都需要时间,许多企业不理解我们所做的综合能源服务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实惠,甚至把我们当作“皮包公司”,在对接企业进行调研收资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阻力,比如业主的不信任、交通的不便利、生活的不适应等。”延庆组一名组员回忆说。
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团队的努力下,通过邀请业主到中电国际本部参观、联系经信委等政府职能部门帮忙企业对接、会同设计单位一道上门进行综合能源方案设计说明等办法,克服了种种困难,逐渐打开了市场。
积极动作,抢抓机遇,与时间赛跑。调研过程中,他们曾冒着零下十七摄氏度的严寒,奔走在寒风凛冽的八达岭经济技术开发区,贴近用户采集精确数据,确保项目前期收资工作顺利开展,确保基地装修施工工程能够安全、高效、按计划进行。
随着项目开发工作的不断开展,一批延庆本土的企业项目陆续和中电智慧有业务交接,中电智慧基地办公楼的建设也在有序建设中。
除了延庆组,中电智慧下设的雄安组、北京组、天津组、IEMS组、售电组也都曾面临相同的情况。
勇挑重担,砥砺前行,拼搏奋斗,硕果累累。
中电智慧目前共22位成员,其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半数以上。
“虽然工作组心系项目前景,但毕竟都是平凡的人,都有一个需要去照顾的家庭,尤其是年轻的同志,有的刚结婚不久,有的小孩子还太小,但公司就是队伍,市场就是战场,项目推进刻不容缓,市场情况瞬息万变,为了抓紧时机,为了承担起肩上的担子,我们必须这样做。”雄安项目组组长辛士峰说。
就是这样的一个年轻化的团队,承载着理想和青春,承载着家人的牵挂和嘱托,多少个休息日里,翻资料、补知识,围在一起激烈地讨论着如何迎接挑战、应对风险、创新举措、助推发展。
奋斗和汗水,激情和梦想,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综合发展成果。
中电智慧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改革机遇,创新开展灵活的市场开拓模式,快速进入多能互补集成优化、能源清洁化替代、能效改造升级、配售电、天然气综合利用和用户能源专业化服务领域:跨区发电权交易初显成效。北科产业园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综合智慧能源项目第一阶段于2018年3月19日已投产运营;延庆区政府楼宇型的智慧能源项目获得开发权;霸州市热电联产规划已通过霸州市专项审查;保定市保深科技园智慧园区的建设已与园区达成初步协议;天津项目组已取得合作意向的清洁能源项目、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共30项,总装机1636.97 MW;售电领域争取市场主体交易资格全覆盖,积极开展向全国国网19个省份的推送工作。通过鲁固直流双边交易平台,最终促成东北清洁能源送国电投山东分公司跨区交易,成交电量1910万千瓦时。同时,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的能量管理系统IEMS系统,以成都综合能源项目、北科产业园多能互补集成优化项目为依托,实现开发与落地,IEMS 1.0已完成上线测试。
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向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中电智慧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不忘初心,坚守定位,紧抓机遇,借着新时代的东风,满帆起航。
责任编辑:王怡然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