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11-12 14:14
全景工作法的魅力
——南方电网贵阳供电局探索可复制推广的基层管理现代化新路径
唐小璐
11月10日,笔者从南方电网贵阳供电局获悉,2025年以来,该局从流程、制度、标准、岗位、指标、数字化等“六大载体”入手,深入推进企业运营、电网建设、物资管理、客户服务等方面的管理优化,通过本地化设计并深入实践“一图一清单一评价”全景工作法,成功将管理体系与基层业务深度融合,不仅在电网建设、供电服务等关键领域实现了业务流程再造与效率大幅提升,更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贵阳特色”、可复制推广的基层管理现代化路径。
“一张图”拉通管理业务精准定位问题根源
面对管理体系在基层落地“最后一公里”的挑战,贵阳供电局创新性地以“管理—业务一张图”为核心,将复杂的体系要求转化为直观的业务语言。该图共识别提取了954项管理能力、匹配了1659项业务能力,梳理了3026项操作级业务流程,并逐一关联“制度、标准、流程、岗位、指标、数字化”六大载体,实现了全专业领域的精准画像。
“这张图让原本抽象的管理要求变得可视、可懂、可用。”该局一名基层班组长表示,“现在我们能快速定位问题环节,溯源到究竟是制度不合理、还是标准不清晰,解决问题的方向感更强了。”
“一清单”推动闭环治理,驱动载体融合优化
基于全景图识别的问题,贵阳供电局通过“问题溯源—改进清单”机制,推动问题闭环管理。该局运用清单精准识别出“管太多、管太少、有矛盾、难落实”等40余条问题短板,涉及15个管理体系。更重要的是,该局建立了动态更新机制,将问题改进举措融入“六大载体”融合建设清单,推动制度修订、标准完善、流程优化和岗位职责明晰。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新兴充电桩业务管理。通过问题清单溯源,该局成功推动制定了贵州电网公司管制类单位第一份《电动汽车充电桩管理实施细则》,理清了全流程职责,使2025年充电桩利用率较2024年的36%提升至86%,充电量提升率由44%提升至94.53%。
“一评价”衡量真实成效,确保工作落地生根
为确保管理体系落地不走样、见实效,贵阳供电局正着手构建一套多维度的“三维评价”体系,从“任务完成度”“管理提升度”和“基层感知度”三个方面综合衡量落地成效,改变过去单一依赖任务完成率的评价方式。
在推动落地过程中,数字化赋能与人才培养成为两大关键支柱。该局自主开发了30余个RPA机器人应用于生产、营销等领域,7x24小时不间断处理重复性工作,并将RPA与智能体技术结合,实现了重过载台区治理、设备态势监测等复杂场景的智能预警与决策辅助。
同时,该局构建了“核心种子”人才梯次培养与裂变机制。通过“网—省—局”三级培训体系,培养了一支能够自行开展本体系落地工作的“核心种子”队伍,并让他们回到专业部门进行“裂变”传授,确保了管理体系方法论在基层的持续传承与运用。
2025年以来,贵阳供电局积极推动各类管理体系深入落地,其中,电网项目建设通过流程“串改并”,可研环节平均缩短30天,初设周期缩短约2个月;供电服务体系通过组织变革与流程分离,服务项目申报周期由平均60个工作日缩短为45个工作日;逆向物资管理通过流程重塑与数字化管控,2025年处置金额达2700万元,同比提升十余倍,呆滞率由62%降至15%。
下一步,贵阳供电局将聚焦完善成效评价、深化数字赋能、打通上下协同机制等重点,推动管理体系从“项目化”运行向“常态化”机制深度转变,为电网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贵阳经验”。
责任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