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管理

推进同查同治研究 净化国有企业政治生态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11-07 17:37

屈卫海

  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表现形式和危害程度有别,不正之风滋生掩藏腐败,腐败行为助长加剧不正之风,甚至催生新的作风问题。风腐同查同治是针对风腐一体同生本质特征的必然选择,是针对风腐交织现状的科学决策,也是筑牢中央八项规定教育学习教育的堤坝、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的实践路径

  当前国有企业风腐问题存在着隐形变异、翻新升级的特点,给精准发现带来挑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些不正之风隐藏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隐藏在部分关键岗位、隐藏在办公室内不易被察觉,甚至一些部门涉嫌由风及腐而不自知。腐败手段更加隐蔽,如通过“影子公司”“虚拟交易”“虚增工程量结算”“虚假化验验收”“违规审批”“违规报销”等方式进行利益输送,增加了识别难度,导致在同查同治过程中难以做到及时发现和精准打击。

  在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还存在各类监督之间统筹衔接不紧密、信息沟通不畅、协同联动不高效等问题。一方面如党内监督与合规、风控等其他监督在发现风腐问题线索时,出现线索移送不及时、共享不充分的情况;另一方面还存在重视安全、环保监督忽视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等导致监督合力难以有效形成,影响风腐同查同治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具体来说,风腐同查同治未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如廉洁文化教育机制常态化运行不够,存在党委重视、班组轻视,上紧下松问题,未能充分发挥教育引导作用,部分党员干部对风腐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刻;政治生态分析机制不够精准化,难以准确把握企业层面、部门层面、班组层面的政治生态状况,为风腐同查同治提供有效依据;责任机制不够具体化,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时,对风腐同查同治工作的责任划分不够明确,导致工作落实不到位。

  要通过风腐同查同治,把反“四风”和反腐败统筹结合起来,落实到党风政风监督、纪检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案件审理等工作中,一体谋划和纠治,能增强正风反腐的整体性、协同性和实效性。一方面开展“大监督”,把风腐同查同治转化到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角度开展。规范党内监督体系运行的同时广开监督渠道,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公示公开监督方式方法,条件具备的可以建立风腐隐患监督举报奖惩机制,保护监督举报人员权益,切实发挥群众大监督作用,形成良好监督氛围;另一方面建立监督信息共享平台,打破监督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财务、合规、风控、采购、销售等信息实时共享,提高监督效率,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

  在实践中,作为企业纪委负责人,发挥着党内监督主导作用,促进党内监督与各类监督贯通融合。运用民主监督、巡视巡察、审计等多种方式,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监督,及时发现风腐一体问题线索。坚持同向发力,强化监督检查与审查调查的贯通,既“由风查腐”,又“由腐纠风”,切断风腐链条。如在审查调查中,注重从腐败案件中深挖作风问题根源,从作风问题中查找腐败线索,打通工作中的堵点难点,确保风腐同查同治工作高效运行。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持续深化开展“作风建设、物资采购、招标采购、前期投资、工程建设、检修技改、产品销售”等全领域专项整治,注重个案查处与系统治理相结合,将风腐同查同治融入行业、部门、班组治理中。聚焦重点问题、领域和对象,开展系统整治,进行专项治理。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开展风腐一体的个案剖析和类案分析,查找问题根源,完善制度机制,防止问题反弹。

  常态化开展廉洁文化宣贯教育活动,将风腐一体典型案例作为警示教育素材,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遵规守纪,由“不敢腐”向“不想腐”转变。扎实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工作,提升纪检办案能力,坚决查处各类“靠企吃企”利益输送行为。持续靶向施策,建立精准化的政治生态分析机制,通过对合规、风控、信访举报、案件数据、政治画像等分析,准确把握企业政治生态状况。持续传导压力,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将风腐同查同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形成各负其责、统一协调的责任格局,在整治“四风”、严查腐败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风腐同查同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作者系大唐韩城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责任编辑:于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