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10-11 17:19
——创效引擎全力助推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
朱寅 杨辰欣
2025年,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以宣传专业工作机制为突破口,通过制度创新、体系重构、资源整合,推动宣传工作从“零散化”向“系统化”、从“被动响应”向“主动策划”深刻转型,为“全力建设新质技培”注入强劲动能。
机制破局,绘就“大宣传”作战三维全景图
“各部门宣传‘各自为战’,阵地管理分散、招标采购重复低效、队伍能力参差不齐,亟须一套标准化机制破解难题。”针对宣传工作的难点痛点问题,该中心以“体系化建设、标准化运作、品牌化输出”为目标,创新推出“阵地管理、采购项目、队伍建设、成果培育、绩效考核”多个维度,配套6项实施细则、23个操作流程,形成“1+6”制度体系,使宣传工作机制有目标、有抓手、有成效,传播方式从“单向输出”转向“交互共创”,工作模式从“单打独斗”转向“协同作战”,价值创造从“宣传报道”转向“赋能发展”。
多维聚力,激活宣传工作“一池春水”
阵地管理“一盘棋”,文化浸润聚合力。走进中心院区,劳模工匠长廊、教培文化展厅、电子屏矩阵错落有致;创新打造立足工匠精神具象呈现、梅园文化内涵的“匠心梅园”,工匠人物群雕塑与梅韵文化相互呼应,深度诠释了工匠文化内核,成为“铸魂育人”主阵地。统筹中心文化阵地管理,统一审核备案、严格内容把关、加强阵地运营,合理运用阵地资源,加强对培训、竞赛等重点工作的氛围营造,筑牢阵地防线,强化协同机制,提升宣传效能,推动宣传文化资源集约化、规范化、品牌化。
采购项目“一本账”,降本增效出实招。“现在由党建部统筹管理采购宣传品,统一招标采购,既节省成本,又统一规格。”财务资产部负责人在经营分析会上说。通过“需求整合—集中招标—统一验收”流程,宣传品采购周期大幅缩短,采购成本降低节约,预算执行效率提升,服务质量良性竞争,品牌标识规范准确。
队伍建设“一条链”,素质能力稳提升。“从‘写稿小白’到发稿能手,培训让我脱胎换骨,2025年以来,我在《河南电力》杂志发稿1篇,在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网站发稿5篇,取得质的飞跃。”青年员工杨晨曦深有感触。该中心建立“骨干+柔性”双轨制通讯员队伍,通过举办宣传培训班等实战练兵,以理论教学、实战演练和外出参访等教学形式将电力行业特性、红色基因传承、全媒体技能提升深度耦合,切实提升通讯员新闻采写水平。
成果培育“一团火”,多元创新亮品牌。围绕“新质技培建设”主线,策划“培训转型破题”“竞赛调考突破”“安全文化浸润”等系列报道,深度宣传“数智技培·AI赋能”职工创新大赛成果,脑电安全帽、AI课程开发等创新实践;聚焦中电联、省公司竞赛调考,报道选手集训、赛事组织背后的故事,营造“比学赶超”氛围;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宣传“安全文化广场”“人人过关实操考核”等特色做法。
绩效考核“一把尺”,一张蓝图绘到底。该中心将宣传工作纳入党建绩效考核,设置“基础任务+亮点加分”双指标,对优秀通讯员实行“绩效+荣誉”双重激励,投稿积极性大幅提升。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宣传发布制度,按照“谁主办、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宣传内容审核;举办“大家来找茬”稿件质量交流活动,通过交叉互查、问题清单公示等形式,强化“细节意识”和“规范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质效跃升,锻造新质技培“三新动能”
宣传工作机制运行一年来,该中心宣传工作实现质的飞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新动能”。一是新质生产力赋能宣传创新。2025年上半年在外媒和省公司级各类媒体发稿实现了双提升,外媒发稿量居省公司直属单位前列。二是新质传播力扩大品牌影响。聚焦理想信念、安全责任等主题,孵化“智创微课·青春领航”——AI赋能“10分精彩”10节数字人思政微课,其中AI赋能课程《奏响新时代集体主义“交响乐”》在省公司金牌讲师大赛中获“十佳”。三是新质引领力凝聚发展共识。该中心以“党建赋能项目攻坚”行动为抓手,精准组建6支培训开发项目党员突击队,推动56项培训开发项目应用,实现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为中心“新质技培”建设提供品牌支撑与价值传播。
“这套机制既是‘施工图’,也是‘加压泵’。”该中心党委书记李超总结道,“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宣传工作机制与中心业务的融合,按下快捷键、跑出加速度、轰出推背感,让宣传真正成为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创效引擎’。”
从“单兵作战”到“体系攻坚”,从“常规传播”到“品牌引领”,国网河南技培中心以创新宣传工作机制为支点,撬动了宣传工作的全方位变革。在这片充满匠心的热土上,每一个故事、每一张图片、每一帧视频,正汇聚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磅礴力量,以更实举措建设新质技培,在全力服务公司迈向“大而强”中体现技培担当、贡献技培力量。
责任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