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9-01 17:34
赵雪沉璎
在供应链管理精细化要求日益提升的背景下,二级长协业务作为保障物资供应、稳定采购成本、提升运营效率的关键环节,其质效水平直接关系企业核心运营能力。然而,随着业务规模的逐步扩大,其深层痛点也逐渐显现:管理模式滞后于业务体量增长,导致覆盖不全;质量管控压力凸显,隐患还时有存在;信息化水平不足、专业人才短缺掣肘发展。招投标、结算、订单分配、物资验收等关键环节上暗流涌动,加之部门协同壁垒导致信息割裂,都会制约业务健康发展和质效提升。
面对上述挑战,中国水利电力物资西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水物资西安公司”)将纪律检查监督深度嵌入配送业务流程,构建“纪检+配送”协同联动机制,成为破题关键。这一机制的核心在于实现监督与业务的同频共振,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三大维度:
筑牢合规运营堤坝,精准防范廉洁风险:联动机制将纪检监督的“探头”前置到业务全链条。在招标环节,纪检部门严控围标串标,确保供应商资质经得起检验;在结算环节,强化数据真实性核查,杜绝虚报与降标减配;在订单分配环节,通过自动化系统堵塞人为干预漏洞;在物资验收环节,利用技术手段加强现场监督,严把质量和数量关。财务审计同步介入,形成监督闭环,为业务合规性构筑坚实防线。
驱动流程再造升级,激活运营效率动能:纪检监督不仅查问题,更促改进。通过识别流程梗阻,推动编制标准化采购业务卡、建立节假日保供协调机制、倒排采购计划确保无缝衔接。特别是大宗物资配送订单自动分配系统的应用,消除了人为操作的风险。同时,强化物资抽检与用户反馈机制,倒逼配送服务质量提升,直接提升供应链响应速度与客户满意度。
打通信息孤岛壁垒,凝聚协同作战合力:联动机制的核心是信息共享与风险共治。通过建立统一平台,实现纪检风险研判与配送运营数据的实时交互:纪检部门将监督发现的订单分配、验收等风险点及时反馈配送部门优化方案;配送部门则把日常运营中的廉洁线索迅速移交纪检部门审查。跨部门沟通协调机制的建立,有效解决“筒仓效应”,形成提升业务质效的强大合力。
为确保“纪检+配送”联动落地生根、发挥实效,需聚焦三大实施路径:
机制筑基,织密联动网络:建立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牵头的联动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明确权责。制定详尽的联动工作制度,固化信息共享、联合检查、问题移交与整改闭环流程,将配送时效提升率、廉洁风险防控有效率、协同满意度等核心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以奖惩分明激发内生动力。
科技赋能,强化智慧监督:构建集成电商平台、业财系统、订单分配系统的数据中台,实现业务全流程可视、可控、可追溯。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配送瓶颈与廉洁风险高发区。在现场验收等关键节点,推广使用执法记录仪、手机定位、视频监控等技术,让监督如影随形,压缩权力寻租空间。
靶向治理,破解深层痼疾:针对配送环节,纪检与业务部门联合成立专项小组,运用“清单化”检查(涵盖车辆状况、人员资质、装卸运输、验收规范等),确保各环节高效规范。聚焦廉洁风险,全面梳理招投标到资金支付全链条风险点,发布供应商规范履约告知书,强化关键岗位廉洁教育与日常监督,对违规行为“零容忍”。针对部门协同短板,重新梳理流程、明晰职责,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
实践表明,“纪检+配送”联动已展现出显著成效:配送及时率与用户满意度达到高位水平,实现零投诉;廉洁风险防控能力跃升,供应商履约意识显著增强;部门间信息壁垒被打破,协同响应速度与问题解决效率大幅提高。
“纪检+配送”联动的精髓,在于将监督力量从传统的“事后灭火”转向“事前预警”与“事中管控”,深植于业务流程的毛细血管之中。它不仅是提升二级长协业务质效的利器,更是企业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长效机制、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实践。未来,中水物资西安公司将持续加强理念宣贯与能力培训,动态优化联动机制与流程,深挖数据价值,方能使这一模式迸发出更持久、更深远的治理效能,为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稳健前行提供坚实的纪律与效率保障。(作者系中水物资西安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纪委书记、工会主席)
责任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