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8-28 10:57
中国能源新闻网讯(司芳丽)“大妈,麦收后的秸秆不能堆在输电线路下方,更不能随意焚烧,这样做既污染环境,又威胁到供电线路安全。”8月25日,国网甘肃临洮县供电公司员工在乡间田头忙碌,向村民们普及《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讲解焚烧秸秆对输电线路的潜在危害。这也是该公司全面推动“八五”普法工作落地落实的一个缩影。
自“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国网甘肃临洮县供电公司紧密结合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打破传统普法“单向灌输”模式,创新构建了“情景化、精准化、互动化”普法体系,将法律知识融入供电服务、电网建设、应急保电全场景,不仅提升了员工与群众的法治意识,更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强化普法宣传,筑牢法治根基。该公司注重普法宣传,通过周例会、月度例会、每周一培,实现普法专题学习全覆盖。利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等关键节点,以宪法宣誓、专题培训、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立体化宣传教育,确保“法治思维深入人心”。此外,每年5月,结合“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月,组织国家电网甘肃电力(薯都之光·临洮)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和“黄河之滨”志愿者服务队深入企业、社区、学校,举办民法典暨合规文化月宣传活动20余次,培养全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行动自觉。通过营业厅显示屏、线上推文等形式,普及安全用电、电费缴纳、电力设施保护等知识,发放宣传手册5万余份,解答群众咨询300余次,提升客户的法治意识。同时,开展“书记讲法”活动,由党支部书记讲《民法典》和《电力法》,提升党员职工的法律知识水平,树立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气。
创新普法形式,提高普法效果。该公司充分发挥“互联网+”手段,组织职工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观看法治节目,倾听法治故事,并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线上渠道推送微视频、微动漫等法治宣传内容,有效提高全社会法律意识,扩大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精选合同纠纷、侵权责任等多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实现从个案处理到类案预防、从风险漏洞到管理提升、从事后处置到源头治理的“三个转变”。以普法促规范,合同合规审查率和重大决策法律审核率均达到100%,近5年来未发生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建立协同监督机制,从服务行为、办事程序、工作纪律等方面规范窗口人员,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将依法从严治企作为常态化、机制化工作,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确保了公司的健康快速发展。
深耕普法工作,展现普法成效。该公司构建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处置”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将法治合规要求贯穿于决策管理过程,显著提升了治理的规范化和法治化水平。公司办公楼及9个供电所逐渐形成了法治合规文化阵地,让员工在耳濡目染中经历法治思想的熏陶。打造了“全覆盖、精准化、差异化”的法治宣传教育体系,有效提升了干部员工的法治素养与合规履职能力,全面强化了依法合规经营水平和风险防控效能。公司推动法治意识、契约精神、合规理念深度融入企业文化,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行动自觉。同时,与县城关派出所党支部共建,开展“警企同携手 共庆警察节”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营造了警电协作、护航平安的良好氛围。
截止目前,通过“八五”普法系列措施,该公司员工法律合规意识显著增强,未发生重大法律风险事件。下一步,该公司将持续深化“电力+普法”融合模式,普及法律法规以及安全用电知识,丰富普法载体,内化普法意识于心,外化普法行为于行,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刘础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