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管理

国网甘肃综合能源服务公司:提升本质安全保障 战新业务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6-26 16:57

李万潮

  今年6月,全国第24个“安全生产月”如期而至。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肩负守护发展根基的重任,更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推动安全理念深植、责任落地、机制健全,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筑牢安全屏障。国网甘肃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立足综合能源服务主责主业,以系统化思维构建安全管理体系,在战新产业发展浪潮中探索安全与发展的共生之道。

  铸魂固本:以思想引领安全发展航向

  在新技术、新业态加速迭代的当下,综合能源服务领域的安全风险呈现复合型、动态化特征。公司将安全理念融入战略顶层设计,以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构建“领导班子带头学、专题研讨深入学、全员覆盖系统学”的教育体系。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学、“安全大讲堂”案例剖析、班组安全日互动讨论等形式,破除“经验主义”“侥幸心理”温床,让“安全是生命线”的共识渗透至技术革新、业务拓展的每个环节。当无人机巡检系统升级时,安全防护方案先行论证;当充换电设施建设布局时,风险评估前置介入——这种“安全优先”的思维范式,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底层逻辑。

  明责强基:以体系化构建全员责任网络

  “大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在于责任的精准落位。公司以“职责清晰、闭环管控”为目标,动态修订三级安全责任清单:领导班子扛牢“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主体责任,专业部门压实“三管三必须”监管责任,一线岗位明晰“属地管理、岗位履责”直接责任。在能源托管、合同能源管理等复合型项目中,创新推行“谁主导谁负责、谁牵头谁兜底”的责任界定原则,将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运维单位等相关方纳入统一责任体系。同时,构建“纪检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三位一体监督网络,通过安全绩效考核、失职渎职“一票否决”等机制,让责任从“纸面”落到“地面”,形成“人人都是安全员”的共治格局。

  防微杜渐:以科技赋能风险精准防控

  风险分级管控是安全生产的“前沿哨所”。公司建立覆盖智慧配电网、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场站运维等全业务链的风险评估模型,从投资、技术、运营等维度绘制“红橙黄蓝”四色风险地图。在兰州新区智慧能源站等重点项目现场,设置电子风险公告栏、发放岗位风险告知卡,将“风险在哪里、怎么防、如何救”转化为可视化操作指南。针对充换电站、储能设施等新业态,引入智能监测系统,实现设备状态、环境参数、操作行为的实时预警,让风险防控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转型。正如无人机巡检系统通过AI识别线路隐患,公司正以科技手段为安全装上“智慧眼”。

  实战砺兵:以培训演练提升应急硬实力

  安全教育的实效在于“知行合一”。公司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打造“一把手讲安全课”品牌活动,通过模拟触电事故应急演练、解析行业典型违章案例,让安全意识从“认知层”下沉到“行动层”。修订完善综合应急预案与12项专项处置方案,在张掖、酒泉等新能源集中区域场站配备智能应急箱、防爆装备等物资,建立“15分钟应急响应圈”。今年以来,已开展充电桩火灾处置、有限空间作业救援等实战演练23场,参与员工覆盖率达100%,使“秒级响应、科学处置”成为刻入骨髓的肌肉记忆。

  闭环问效:以监督执纪压实安全底线

  “督查—整改—反馈—提升”的闭环机制是责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公司领导班子实行“周巡查、月督导”制度,深入张掖光伏电站、兰州商业综合体能源托管项目等一线,建立问题台账并挂账销号。在安全分析例会上,通过“红黄牌”通报制度曝光典型隐患,对重复出现的问题启动“一案双查”。纪检部门将安全责任落实纳入专项巡察,对某园区能源站施工违规问题问责3人,形成“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震慑效应。这种“严”字当头的监督文化,让安全底线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安全是发展的基石,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站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节点,国网甘肃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将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持续夯实安全管理根基,让安全理念在技术创新中绽放光芒,让责任担当在业务拓展中落地生根,为服务“双碳”目标、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作者系国网甘肃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于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