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4-12-12 16:52
韩伟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局。国有企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完善监督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对发电企业来说,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加强对权利的约束,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企业发展的内生需求,更是企业整合监督力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现实需要。
构建富有自身特色的大监督体系
大唐安徽公司大监督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是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规律,在公司党委领导下,构建“12673”体系,推动监督体系逐步完善和高效运转。
建立统一工作平台。建立健全公司党委“大监督”体系工作平台,进一步加强监督工作规划、计划和阶段性工作安排,做好日常统筹协调,全面履行监督体系建设工作责任。
“两个责任”同向发力。公司党委总揽监督体系建设全局,协调各级责任主体,贯通相关制度机制,统筹推进各类监督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公司纪委履行推动完善监督体系职责,做实专责监督,搭建监督平台,织密监督网络,协助党委完善监督信息沟通、线索移送、措施配合、成果共享机制。
健全六项工作机制。健全完善领导小组工作规则、监督贯通责任、领导小组例会、年度监督计划、项目化监督、督办考核问责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各类监督主体贯通协调的规范性、主动性和有效性。
对接七项现有体系。与公司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党委和纪委工作协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协调、党委巡察工作协作、巡视巡察整改监督、审计整改监督等七项现有监督工作体系有效对接,持续深化监督成果运用。
打造三个平台。围绕监督体系建设路径、任务、目标三项基本要求,促进各类监督沟通协调,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把“大监督”体系打造成“两个维护”的平台,正风肃纪反腐的平台、提升企业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平台。
创新模式,搭建监督交流平台
为破解当前“熟人社会”监督难,不愿、不敢监督情况难题,安徽公司着力从体制机制上找寻突破口,创新搭建交流平台,加强信息共享。一是构建“1+N”区域监督办案中心,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构建上下联动监督网,结合所属企业分布情况,划分皖北、皖中、皖南三个区域监督中心,在各片区内部、跨片区推行联合监督执纪“1+N”工作机制;联合监督解难题,在片区内常态化开展“四不两直”抽查检查,对光伏在建项目进行联合检查,持续释放从严信号;交叉办案提质效,先后组织淮北、淮南等单位办案骨干互相参与线索核查工作,互学互促、形成合力;区域联动促交流,组织片区单位先后开展交流座谈、党性教育、业务培训等各类活动,通过搭建常态化业务交流平台,有效提高纪检干部业务能力;二是探索“企地协作”新实践,深化与地方纪委监委沟通协作,搭建合作平台,邀请合肥、宣城两地纪委监委选派6名业务骨干授课,邀请合肥市纪委监委办案骨干来公司指导办案工作,分享办案经验,提高办案质量;建立日常沟通机制,与淮北市纪委监委、交警部门开展合作监督;拓展警示教育资源,在宣城市纪委监委的大力协调下,组织纪检干部到宣城市监狱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活动;打通“室组地”协作环节,与安徽省纪委监委第七纪检监察室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得到大力支持。
把握企业特点规律,处理好“七对关系”
剖析历年来发电企业案件发生原因,大监督体系运转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负责监督职责的部门各自为战,监督力量无法形成合力;二是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信息沟通传导不畅;三是监督力量薄弱,政治监督不够精准、同级监督办法不多、对关键岗位监督力度不够,监督质效不高;四是监督机制还不够有效,监督成果运用较少,缺乏钉钉子精神和一抓到底的韧劲,一定程度上存在传导整改压力不严不实情况。
从解决这些问题出发,我们提出要从提升监督质效上下功夫,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切实发挥监督保障作用。要把握企业特点规律,充分认识到监督工作只有在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作用才有价值,对“监督什么”“怎么监督”要有清醒的认识,处理好“七对关系”,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才能持续提升监督质效。
一是处理好监督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企业肩负能源保供、绿色转型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企业只有自身强、优、大了,迈入高质量发展的通道了,才有能力履行好这些责任,要坚决落实“具体、精准、常态化”政治监督,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二是处理好严管和厚爱的关系。坚定“抓早抓小抓苗头”是最好的关爱理念。紧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聚焦责任落实、作风纪律,既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影响上级决策部署有效落实的行为;也要坚决整治乱作为、滥作为,造成新的经济风险、经营风险的行为。
三是处理好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的关系。准确把握本单位特点,深入分析本单位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形势任务,具体做到六个心中有数(即对本级党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工作安排情况是否心中有数,对本级党委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是否心中有数,对本级班子成员思想、政治、作风、纪律等方面情况是否心中有数,对本级党委管理干部特别是下一级“一把手”中有没有不托底人员是否心中有数,对本单位生产经营状况特别是面临的困难问题是否心中有数,对本单位廉洁风险高发领域和环节是否心中有数。掌握政治生态总体状况,找准廉洁风险突出领域、环节,聚焦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防范经营风险,落实国企保值增值责任。
四是处理好预警和惩治的关系。突出“风险防控”,深化重点领域治理。特别是工程建设、燃料管理、物资采购、招标投标等领域,资金密集、权力集中,廉洁风险高,问题易发多发,是各类监督检查的重点,企业纪委要加强与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共享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提升监督质效。
五是处理好久久为功和日用而不觉的关系。持续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建立企业“监督一点通”平台,在公司网站发布举报电话,包括节日期间的“三段式”监督,通过常态化开展各类监督检查,让党员干部在监督下工作生活成为一种习惯。
六是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企业党委与纪委要真正把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担起来,落实好本单位“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依规依纪依法履职用权、担当作为、廉洁自律等;不断拓展“大数据+监督”模式,提升监督实效。
七是处理好政治和业务的关系。要用好“四查四看”法,即查学习贯彻看政治态度,查措施制定看政治责任,查工作实效看政治担当,查业务本身看政治能力。
简言之,国有企业深入大监督工作体系,发挥大监督的政治性、权威性、主动性、深入性、融合性等特性,对内部组织机构进行创新,促进各部门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最终构建出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全局一盘棋的监督战略格局。(作者系大唐安徽发电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责任编辑:于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