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10-23 10:41
张玮
作为国企服务群众的“前沿窗口”,2025年以来,内蒙古电力集团乌海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内蒙古乌海供电”)客户服务中心紧扣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要求,以“流程再优化、能力再升级、温度再提升”为核心,将改革“动力源”转化为服务“加速度”,用实实在在的变化回应群众期待。

流程革新:从“多头跑”到“一站办”
针对客户反映的“业务环节多、办理耗时长”痛点,该中心以改革为抓手打通数据壁垒。一是班组成员结合岗位实际从压缩办电时限、优化服务方式上,提出优化措施。二是强化线上服务,推动“一网通办”和“刷脸办电”,确保线上办电率超98%。三是严格执行容缺受理和“内转外不转”机制,利用“阳光业扩”客户用电项目服务平台,搭建线上与客户联动渠道,减少客户跑腿次数,并从申请受理、方案制定、工程建设到最终验收并网的全流程解答,规范资料清单,使客户一目了然。为用户提供了稳定可靠的预期,有效解决了客户对流程不清、时限不明带来的困扰,极大地提升了服务体验的可预见性和确定性。
能力升级:从“单一应”到“专业答”
为提升服务专业性,该中心以“全员提能”为目标构建改革激励机制。针对风电帮扶(驭风行动)试点项目,重点梳理了“自治区组织、盟市审批、自治区备案”的实施程序,以政府投资为主、单村不超2万千瓦、整县不超5万千瓦的建设标准,明确项目在助力农牧民增收、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中的关键作用。对于全额自发自用新能源项目,聚焦“自我消纳”原则,详细解读并网型与离网型两种模式的差异,以及不同电压等级对应的项目规模限制、90%的新能源利用率要求,同时掌握离网型项目“告知承诺、直接备案”的简化流程。
针对新能源业务咨询量激增的情况,中心还组建“新能源服务专班”,通过专项培训让客服人员掌握充电桩安装、光伏并网等专业知识,成为群众身边的“能源服务顾问”。
温度传递:从“办得成”到“办得好”
改革的最终落脚点,是让服务更有温度。该中心以“电力赋能地方经济”为目标,多措并举提升服务质效,主动对接园区管委会,提前掌握重点项目用电需求,推行“阳光业扩”一站式办理,缩短平均接电时长。同时,为企业提供电量、负荷、功率因数等综合分析报告,量身定制节能方案,并通过“线上解读+上门宣讲”的方式,帮助客户理解最新电力政策。截至目前,该中心已走访重点企业22家,解决用电诉求12项,收集建议3条。下一步,该中心将持续深化走访成果,建立“问题清单—责任落实—跟踪反馈”闭环机制,以更精准、更高效的电力服务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乌海市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注入强劲动能。
从流程简化到能力进阶,从效率提升到温度加码,内蒙古乌海供电客户服务中心以改革为笔,在为民服务的考卷上写下了扎实答案。未来,该中心将继续以国企改革深化提升为契机,持续优化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能,让“国企窗口”更亮、“为民初心”更暖。
责任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