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9-26 16:20
田翠 张鹏
海风轻送,一曲“希望之声”在爪哇岛上悠扬传唱:“我们是希望之声,和平与爱之声,梦想成真之声……”这歌声,伴随着机组的轰鸣,已回荡五载。9月23日,国家能源集团印尼爪哇公司迎来全面投产五周年纪念日。
五年,一座能源新地标巍然屹立,更谱写了一曲从“硬联通”到“心相通”的高质量发展乐章。在这段征程中,印尼爪哇公司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扎实的业绩奏出最铿锵的乐章:
——累计发电619.09亿千瓦时,市场占有率达108%,位列印尼电网前列。
——实现利润总额49.73亿元,纳税3.05亿元,有力助推印尼经济增长。
——连续安全生产1826天,牢牢守住“四个零”安全底线。
五年耕耘,这座电站不仅为印尼人民提供优质高效的电能,更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与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战略对接的生动实践。
打造“一带一路”高质量能源合作典范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扬帆启航。国家能源集团积极响应,于2015年12月中标爪哇7号2*1050兆瓦煤电项目。项目启动之初,便确立了“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的建设理念,致力于以最短工期、最高标准、最低成本实现最大价值。
项目建设团队锚定“建设一座具有中印尼文化特色,同行认可、长期盈利、世界一流示范电站”目标,仅用17个月就完成了地基预处理、厂区“五通一平”、主厂房开挖等前期工程。通过严格的安全管控措施和标准化建设,成功打造了精品工程样板。
面对当地褐煤资源高水分、低热值的挑战,爪哇公司持续深化褐煤燃烧技术,结合特殊地质、气候与环境条件,实现了“真空堆载预压+不同型式桩基”组合地基创新处理、“海绵电厂”、超长管状输煤皮带机等创新应用。
“这是印尼首家真正实现劣质褐煤规模化高效利用的独立发电商,他们有着专业化的管理系统,我必须表达真挚的谢意……”2010年10月6日,时任印尼国家电力公司总裁余世甘在印尼报纸上撰文致谢,充分肯定爪哇公司的技术与管理能力。
此外,爪哇公司自主研发了海水淡化EP项目,拥有2台日产4000吨的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产出电导率小于5μS/厘米的高品质淡水,全面满足电厂锅炉补给水、工业水和生活饮用水需求。
爪哇7号项目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建设的单机容量最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火电机组。在印尼境内,它更创下多项纪录:不仅是印尼单机容量最大、参数最高、技术最先进、指标最优的高效环保电站,也是设计年利用小时数最高的燃煤发电机组。该项目以29个月的建设周期,创造了印尼百万千瓦级机组的“速度之最”,创下多个百万千瓦级火电机组世界之最。
荣誉见证实力,爪哇公司先后荣获2022年“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及“中国国家优质工程金奖”、2023年亚洲电力“印尼最佳ESG计划奖”、2024年“印尼苏布罗托奖”、2025年印尼电力“年度最佳IPP”奖与“最佳人力资源奖”等多项荣誉。同时,项目成功入选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首批电力工程项目ESG评价试点单位,彰显了在可持续发展和企业治理方面的标杆地位。
全方位推动发展成果共享
5000多千米,是连接北京和雅加达的空中距离,也连接着无数像石玉兵这样的建设者与爪哇7号项目的深厚情缘。7年前,他远赴印尼,投身爪哇7号项目建设。
“将技术传授给另一个国度的同行,让我的职业生涯更有意义。”石玉兵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将“本土化”人才培育机制落到实处,手把手教导印尼青年操作控制系统,悉心培养印尼运行值班员,带领团队解决运行优化难题。
如同石玉兵一样,一批批中方员工扎根于此,将先进技术与运营经验毫无保留地融入项目,不仅保障了机组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更成功为印尼培育出首批百万千瓦机组核心团队。2024年10月,爪哇公司援建印尼大学仿真机培训中心,为本土电力人才培养提供平台。2025年8月,与印尼国家电力公司教育培训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共育专业人才。
共建“一带一路”,既是发展之路,也是绿色之路。
国家能源集团印尼爪哇公司积极践行“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理念,其环保排放指标优于印尼标准3倍~4倍,连续3年取得印尼环境与林业部颁发的蓝色“PROPER”认证。
在绿色转型道路上,爪哇公司步伐坚定:深入开展污泥、生物质、垃圾掺烧调研,完成西冷50兆瓦光伏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稳步推进厂区光伏项目投标筹备;协助推动清洁能源合作备忘录签署;同步推进印尼卡朗卡德斯100兆瓦漂浮式光伏电站项目建设。
“我们要为印尼建造的不仅是一座经济电站,更应是一座生态电站。”这一理念自项目基建初期便已确立——将红树林保护与修复纳入项目全周期管理。通过每年投入专项资金修复生态,累计补植红树45000株。如今,19公顷海域的红树林成为近200只巨蜥、3000余只鸟类的栖息家园,生物多样性得到显著提升。
这一生态实践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2024年获央视《美美与共》栏目报道;同年7月,国际红树林保护媒体开放日获新华社、印尼罗盘报等主流媒体广泛关注。2025年5月,多国嘉宾齐聚电厂参与补植活动,共同见证生态治理成果。李强总理在印尼中资企业座谈会期间,对本项目价值创造及示范意义给予了高度肯定。
“希望村”工程传递温暖
在项目周边的特拉特村,多年来受水土流失和泥沙沉积影响,村民赖以生存的水道河口经常被淤泥堵塞,每逢旱季水位下降,渔船通行受阻,生计备受影响。随着爪哇公司落地成为“新邻居”,这些困难迎来了转机。爪哇公司协助村民清理河口、疏浚河道,使航道恢复畅通,村民的生计又有了新希望。
爪哇公司以“希望村工程”为平台,聚焦设施、医疗、经济三大领域,系统推进民生改善,持续深化民心相通。
基础设施提质升级:硬化社区主干道,破解雨季出行难题;实施饮用水援助项目,惠及1500余人;完成河道清淤,助力恢复渔业生态。
经济帮扶赋能增收:组建15个本地产销小组,开展技能培训,推动村民平均月收入从900元提升至1400元,并协助申请小微企业执照与清真认证,帮助56%的参与家庭实现脱贫。
公共服务温暖人心:为71名孕妇和10名发育迟缓儿童提供营养支持;建立村级垃圾管理体系,显著优化社区人居环境。
5年来,爪哇公司累计投入公益资金453万元,实施公益项目62项,涵盖清真寺修缮、道路硬化、饮水设施建设等,切实提升当地民众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
从技术输出到产业协同,从生态保护到民生改善,国家能源集团爪哇公司已从一座电站成长为集团在东南亚能源市场的“桥头堡”,更成为中印尼员工共同谱写的“希望之声”。
面向未来,国家能源集团印尼爪哇公司将继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化合作,推动能源产业升级。这座温暖了“千岛之国”万家灯火的电站,也将继续以光为媒,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树立新标杆,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让这首“希望之声”愈发嘹亮,照亮更广阔的共赢未来。
责任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