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社会责任

南方电网贵州铜仁供电局:电耀红土 绿满青山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8-27 16:47

罗子豪 陈厦华

  清晨的困牛山薄雾缭绕,村民张国玉正在电商服务站里麻利地打包今天要发的快递,真空包装机嗡嗡作响,电脑屏幕上的订单不断滚动。“去年光茶叶就卖了5万多斤,电力稳得没话说!”他笑着拍了拍身旁的大冰柜。不远处,150盏太阳能路灯在晨光中静立,宛如守护这片红土地的卫兵。这个曾因“牛进山沟都出不来”而得名的深度贫困村,如今正奏响“红绿交融”的振兴乐章。

  2024年,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红色遗址接待游客突破4万人次,村民人均收入较五年前增长66%。在这场蜕变中,南方电网贵州铜仁供电局投入1200万元打造的坚强电网,如同流动的血脉,为老区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电力筑基红色血脉在可靠电流中奔涌

  2023年6月,困牛山红军壮举陈列馆开馆仪式上,雷声阵阵。村支书鞠华国指着屋檐下的绝缘导线感慨:“多亏了新建的防雷线路!换作五年前,这种天气准得停电。”鞠华国的底气,源于铜仁供电局五年来累计1200余万元的农网升级工程。随着困牛山被列为省级红色美丽村庄试点,12千米绝缘导线替换了“弱不禁风”的老旧裸线,8台新型防雷变压器上岗,智能断路器24小时“值守”。陈列馆配电房内,电压监测仪的数字稳稳停在220伏±2%区间。“故障0.3秒内定位,抢修10分钟内到位。”供电员工指着监控数据介绍。2024年,困牛山片区综合电压合格率达99.96%,户均年停电仅0.08小时,户均配变容量升至2.89千伏安,为数百场党性教育活动和4万人次游客筑牢电力防线。“现在同时开3台投影仪也不闪屏。”讲解员演示着电子沙盘,声光电设备正重现83年前红军跳崖壮举。游客凝视着光影中跃动的英雄身影,无人察觉墙角配电箱里的智能终端——它每5分钟就向供电所发送一次负荷数据。可靠的电能,让红色故事昼夜不息地流淌,守护着革命精神的火种。电力赋能绿色产业乘电腾飞电力的蝶变,直接点燃了困牛山绿色产业的引擎。夜幕降临,150盏太阳能路灯次第亮起,激活了乡村“夜经济”。村民蔡朝英的“红军茶”农家乐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以前天黑就收摊,现在路灯照得跟白天似的,客人吃完还能逛步道,每天多赚几百元!”她笑得合不拢嘴。灯光,为乡村旅游拉长了“致富时间线”。
  后山的千亩茶园里,茶农张建国拧开电动喷灌开关,细密水雾瞬间笼罩翠绿茶垄。“以前靠柴油机抽水,又吵又费油,还冒黑烟。现在一度电能浇半亩地,省心又干净!”更让他欣喜的是,供电局帮忙接入的电炒茶机,让茶叶品质再上台阶,收购价涨了近三成。电力赋能下,困牛山“一场两带三园”(红军壮举纪念广场、红色文化体验带和生态农业观光带、特色种植园)的蓝图渐次铺展:26户村民的小作坊通上了动力十足的三相电,5个养殖场装上高效饲料加工设备,村电商服务站有了24小时不断电的保障。
  服务站里,站长张国玉将真空包装好的生态绿茶、山野干货装箱。“冰柜、真空机、电脑网络连轴转,夏天全靠电力保鲜。”他点开手机后台,“去年帮乡亲们卖出10万多块山货,没一笔订单因断电耽误!”电流化作“黔货出山”的隐形翅膀,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以前种玉米累断腰,现在开民宿、卖茶叶,轻松还挣钱!”村民蔡长贵的话里满是喜悦。

  电暖民心“小确幸”里藏着大幸福

  “小度小度,打开阅读灯!”镇中心的“南网知行书屋”里,11岁的留守儿童蔡佐祥用语音唤醒设备,明亮灯光下,他正翻阅《红星照耀中国》。这所由铜仁供电局捐建的140平方米书屋,藏着3000册图书和3台联网电脑,空调常年保持着舒适温度。“娃儿以前放学就野跑,现在一有空就往这钻。上学期期末考了全班第三!”佐祥奶奶抹着眼角,“这亮堂暖和的地儿,还有电脑查资料,娃的路照得亮堂堂的!”电网的温暖,早已融入民生细节:卫生室的疫苗冷藏柜五年稳定运行,守护村民健康;文化广场上,广场舞的旋律再没因断电中断;独居老人王桂花家,智能电表一旦“察觉”异常,供电所员工的敲门声总会及时响起……“电力帮扶不是简单‘输血’,是激发乡村‘造血’功能,让乡亲们口袋真鼓起来。”铜仁供电局副总工程师王拓说。五年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的增幅背后,是“旅游饭”与“生态饭”带来的满满获得感。
  纵横的银线,已深度融入困牛山“红色基因传承—绿色产业培育—民生福祉提升”的链条。“困牛山的实践证明,坚强电网是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南方电网贵州铜仁供电局党委书记、副总经理罗勇表示,下一步该局将探索智慧能源服务,打造乡村分布式新能源应用新模式,让更绿色的电能注入这片土地。
  暮色中,家家户户的灯火渐次亮起,与星空下的红军雕塑交相辉映。这光明,照亮了陈列馆里的历史记忆,点亮了农家院的欢声笑语,驱动着电商平台的奔涌订单,更诉说着庄严承诺:在革命老区迈向共同富裕的路上,光明永不缺席,动力生生不息。

  责任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