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8-19 15:22
中国能源新闻网讯(郑宝元)立秋之后,又到了芡实(也叫鸡头米)采摘加工的季节。8月15日,在位于江苏扬州宝应县望直港镇大树村境内的宝应县玉华荷藕产销合作社芡实生产加工基地内,当地十几名村民正忙着采摘、加工、挑选芡实,并将加工好的芡实米送入冷藏库冷冻、保鲜。一旁,国网江苏宝应县供电公司望直港供电所员工王文祥、周加军正在细致帮助排查芡实脱皮、脱壳、冷藏等设备用电隐患。
“多亏了你们常来检查,尤其是上次冷库停电抢修,你们可帮了我的大忙!”玉华荷藕产销合作社负责人苗玉华说。
原来,8月8日下午2时许,合作社刚将一批加工过的1500公斤左右的新鲜芡实送入冷库,冷藏库突然断电。
这批芡实要是坏了,损失近万元,而且还要影响到后续的芡实加工、销售。苗玉华赶紧拨通了台区经理王文祥的电话。
接到电话后,王文祥迅速联系同事周加军带着工器具迅速赶到基地。经检查,发现是线路接头老化松动漏电所致。两人快速重新搭接接线头,并进行绝缘包扎。半小时不到,冷藏库恢复了供电。
“基地芡实种植面积达500多亩,是从大树村村民手中流转出来的农田,也是合作社种植芡实的第三个年头。”苗玉华介绍。目前,大树村芡实种植面积约有1200亩,是望直港镇芡实种植主要产区之一,产品主要销往福建、广东、上海、苏州等城市商超、农贸市场等。
据了解,芡实从栽植、生长到采摘都需要及时用电灌溉。后期,芡实成熟采摘后脱皮、脱壳、冷藏保鲜等也离不开电的支持。
“基地20台灌溉小水泵、10台芡实脱皮、脱壳加工设备以及1座冷藏库,在电力的稳定支撑下有序运转,芡实的灌溉、生产、加工、烘干、冷藏等环节全部实现电气化,这背后离不开‘电保姆’的贴心服务。”苗玉华感慨说,得益于宝应县供电公司前期进行的配农网新建与改造,电力杆线一直延伸到了基地田间地头。同时,供电所还及时为基地办理了48个千瓦的新增用电手续,并定期组织员工帮助基地排查设备用电隐患,宣传安全用电知识,保障芡实加工、冷藏等设备用电可靠。
“今年夏季气温偏高,对芡实生长不利,但灌溉及时,芡实亩产量基本与去年持平,价格也稳定在每斤30元左右。”苗玉华的爱人朱锦红说。
芡实每年8月上旬到10月中旬进入采摘季,每8到9天就要采摘一次,一个季节得采8到9批次。期间,田间都需要保持一定的水位。
“全镇芡实种植户共有36户,每年芡实采摘季,全镇约有100多名中老年人从事芡实采摘,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小小的芡实果变成了‘致富果’。”望直港镇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范舜介绍,目前,该镇芡实种植面积达8000亩,分布在该镇马垛、兴旺、蛤拖、大树等村组,年产值达3500万元。
另据悉,今年来,宝应县供电公司先后在望直港镇新建10千伏线路0.3千米、0.4千伏线路6千米,新增或改造配电变压器7台、新增容量1600千伏安,保障广大种植户农田灌溉、农副产品加工等用电充足可靠。
责任编辑:闫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