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8-14 17:14
中国能源新闻网讯(陈蒸 陈德钧 林晶)8月11日,在第五个全国生态日即将到来之际,闽江河口湿地在晨光中苏醒。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几只白鹭翩跹起舞,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生态画卷。在这片生机盎然的湿地公园里,国网福建省福州市供电公司“电力义点亮”志愿服务队的红马甲们正穿梭其中,热情地向游客讲解湿地保护知识。他们身后,一座屋顶铺满彩色光伏板的智慧观测屋与湿地中翩跹的候鸟相映成趣,成为“绿电方舟”公益项目守护生态的生动见证。
在闽江河口与大海交汇处形成的闽江河口湿地,是福建面积最大、最优良的原生态河口三角洲湿地,在2013年“美丽中国·湿地行”活动中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湿地”。这里栖息着1311种野生动植物,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87种。2023年2月,闽江河口湿地正式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后,这里成为展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窗口。
2023年起,国网福建电力在闽江河口湿地落地“绿电方舟”项目,以珍稀濒危物种——中华凤头燕鸥等为主要保护对象,坚持绿色环保核心理念,确保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都紧扣环保主题,充分利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在湿地生态鸟岛建成集环保与科技于一体的“净零碳”智慧观测屋。屋顶6块全彩光伏板采用独特3D涂层技术,既将湿地风光图案融入组件,又有效降低反光对鸟类的惊扰。观测屋配套的5千瓦时储能系统为科研设备持续供电,让工作人员在不干扰鸟类的情况下,记录下中华凤头燕鸥、黑脸琵鹭等珍稀鸟类的珍贵画面。
两年来,“绿电方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生态答卷:建立了长效联络机制,与环保组织、主流媒体、综合能源参与方等多方合作,共同推进项目进展。在国网公司公益基金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的支持下,国网福州供电公司与福州市综合能源公司、福州日报社、福建省观鸟协会等多家单位携手,形成强大合力,为闽江河口湿地管委会提供及时的电力服务,响应电力增容需求,协助完成“全电景区”建设和两处屋顶光伏建设,保障了湿地科研、旅游、办公的电力可靠供应。最新监测显示,保护区内国家级重点保护物种从前两年的30多种增加到2025年的45种。2025年,23种水鸟每个月都有监测记录,其中黑脸琵鹭和白腰杓鹬的最高种群数量超过全球的1%标准,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生态保护既需要电力支撑,更离不开公众参与。在全国生态日活动现场,VR候鸟迁徙体验、观鸟摄影教学、实时湿地直播等互动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在湿地博物馆报告厅内,孩子们亲手组装光伏模型,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清洁能源的魅力。
自2023年以来,国网福州供电公司“电力义点亮”志愿服务队已开展生态主题活动21场,组织志愿服务23次,线上线下惠及群众超1万人次。通过视频慢直播等新媒体方式,湿地保护故事传播量突破百万,也让“一度电的绿色旅行”理念深入人心。
下一步,国网福州供电公司还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生态保护事业贡献更多力量,携手社会各界共同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责任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