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8-14 17:05
中国能源新闻网讯(田茵)夏日的田野,骄阳似火,玉米叶卷着热浪,稻田里蒸腾着暑气。穿着蓝色工装的身影却在田埂上格外显眼—国网甘肃陇西县文峰供电所的“安全用电宣讲队”正带着宣传册、演示板,给忙碌的农户们送去“清凉”的用电知识。
“王大爷,您这抽水泵的电线都泡在水里了,可不能大意啊!”8月12日,国网甘肃陇西县供电公司宣讲员小李蹲在田边,指着老化的线缆耐心解释,“潮湿环境容易漏电,得赶紧换成防水绝缘线,接头处也得做好密封。”王大爷这才意识到,自己图省事接的临时线路,竟是颗“定时炸弹”。
这样的场景在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夏季农灌用电激增,私拉乱接、违规使用不合格电器等问题凸显。有些农户为省电费,用铜丝代替保险丝;有的在电线上晾晒衣物;还有的在高压线下搭建临时棚屋……这些行为背后,藏着触电、火灾的巨大风险。
针对农忙特点,该公司在安全用电宣讲过程中还总结出“田间用电三字经”:“查线路,看绝缘;湿手离,干燥触;遇故障,找电工;高线下,禁搭建”。朗朗上口的口诀配上真实案例,让农户们听得进、记得牢。
“以前总觉得电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听完讲解才知道,安全用电就藏在这些小细节里。”刚听完安全用电宣传的种植户张大叔说,他当即就叫电工检查了自家的灌溉设备。
烈日下的宣传或许辛苦,但看到农户们紧锁的眉头舒展,听到他们说“这下心里有底了”,宣讲队员们的汗水便有了意义。当安全用电的种子播撒在田间,当规范操作的意识融入农作日常,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份耕耘,才能更安心地等待丰收的喜悦。
责任编辑:刘础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