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7-21 15:17
中国能源新闻网讯(朱光辉 许国爱)“在用电过程中,注意观察变压器的运行状态,最近天气炎热,配电室要定期检查,遇到用电问题,请随时和我们联系!”7月15日,在金昌八冶恒通混凝土有限公司,国家电网甘肃电力连心桥(镍都金雁)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师维龙、刘学斌向客户说明。
金昌八冶恒通混凝土有限公司的孙俊总经理,最近有个新习惯,就是每天早上都会打开“网上国网”APP查看一下厂子里的用电能耗单。那张曾经让他皱紧眉头的单子,如今成了他逢人就夸的宝贝。他指着电费变化趋势图时,眼里笑出了褶子。“现在每个月相对以前来讲,平均少了10000多的电费。供电公司那几位师傅,真是把咱的事儿刻在心上了。”
这故事得从去年深秋说起。那天风裹着沙粒,打在脸上有点疼。国家电网甘肃电力连心桥(镍都金雁)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师维龙、刘学斌揣着本磨得卷边的走访记录,踩着厂区里的碎石路往里走。他们的裤脚沾着泥,劳保鞋的鞋尖磨出了白边——这是跑了20多年现场留下的勋章。
“孙经理,忙着呐?”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推开办公室门时,孙俊正对着一沓单据叹气。“这不刚算完账。电工说这数不达标,每月得多交不少钱,可机器转得好好的,哪出问题了?”孙俊指着单子上的功率因数0.75说。
刘学斌没急着说话,先往车间走。搅拌机轰隆隆地转得正欢,震得地面都发颤。他掏出工具包里面的红外测温仪、探头在电机上挨个儿扫,屏幕上的数字忽高忽低。他在厂区电工的陪同下走进了配电室。
配电室不足5平方米,空气里飘着股灰尘和机油混合的味道。刘学斌在做好安全措施后拉开电容柜,安全工器具敲了敲接触器,氧化的触点像生锈的指甲,一碰就掉渣。“你看这心脏瓣膜,都快堵死了。机器用电忽多忽少,这柜子反应不过来,就像人喘气不均匀,自然得多费劲。”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师维龙蹲在地上记数据:“刘师傅,3台电机空载电流超标,电容容量衰减了快一半。”
第二天清晨,师维龙、刘学斌带着方案又找上门。他铺开图纸,红笔在智能补偿柜几个字上圈了圈:“这玩意儿就像个智能呼吸调节器,机器用多少电,它立马补多少,反应快得很。”孙俊盯着图纸犯嘀咕:“生产线不能停,这改造得多久?”
“设备和人员准备充足的情况下,3天保证不耽误你出一方混凝土。”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刘学斌细心地为孙俊讲解着具体流程,“白天你们安排工人进行布线,等后半夜机器歇了再换智能补偿柜,到时候辛苦一下现场的师傅们,工作时也一定要注意安全。”
开工那天,刘学斌特意拨通了孙俊的电话:“孙经理,今晚夜里温度低,电缆接口记得提醒现场的师傅们包裹得严实一点,遇到问题我们随时视频连线!”伴随着时间的推移,金昌八冶恒通混凝土有限公司配电室最后一组电容调试完毕。
一个月后,金昌八冶恒通混凝土有限公司会计王琴举着电费账单冲进厂区:“孙经理!这个月电费足足减少了18000余元!”正在盯生产的孙俊一把抢过单子,手指在功率因数0.98那个数字上点了又点,突然对工人喊:“太棒了!这钱省得值!”
如今半年过去,孙俊养成了刷“网上国网”APP的习惯。“你看这曲线。”他给前来回访的刘学斌看手机,“机器一启动,补偿柜立马跟上,跟打拍子似的准。”他翻出账本,红笔标着累计节省的133000余元。“这笔钱够换四套新的除尘设备,还能给工人添置一批安全防护服。”刘学斌的工装口袋里还揣着那本走访记录,最新一页写着金昌八冶恒通混凝土有限公司,功率因数稳定,用户满意。字迹遒劲,带着点泥土的气息。
这事儿很快在金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传开了。金昌八冶恒通混凝土有限公司隔壁建材厂的张老板专门找到供电公司:“能给咱也瞅瞅不?说不定咱也能省笔钱。”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刘学斌笑着应:“只要你们需要,咱随叫随到。机器跟人一样,得常体检,舒服了才能好好干活不是?”
现在,金昌八冶恒通混凝土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智能电表的数字平稳跳动。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刘学斌说,那跳动的不仅是数字,更是供电人把服务刻在骨子里的温度。
责任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