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7-17 16:13
——服务嘉峪关大友嘉能精碳项目纪实
王巧玲 张大千
在嘉峪关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国网甘肃嘉峪关供电公司正以电力先行者的姿态,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持续提升“获得电力”水平,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重要力量。
一面锦旗背后的“电力速度”
2025年5月的嘉峪关,阳光炽烈。国网嘉峪关供电公司会议室里,一面绣着“优质供电助企业发展,高效服务解企业之忧”的锦旗在晨光中格外醒目。
企业负责人向国网嘉峪关供电公司送来一面绣有“优质供电助企业发展,高效服务解企业之忧”的锦旗。姜欣蓉摄
嘉峪关大友嘉能精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紧握着供电员工的手,道出了企业提前投产的关键:“从用电申请到并网送电,他们用7个月跑完了常规一年的流程!”
故事要从2024年8月说起。当大友嘉能精碳的煤焦油碳基材料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核准落地时,2500万元投资的110千伏变电站及线路工程面临着“当年开工、次年投产”的紧迫工期。
国网嘉峪关供电公司闻令而动,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电力保障战”就此打响—多专业联合组建的“项目攻坚专班”深入车间,用三天时间跑完企业生产线,根据2400平方米变电站规划、751平方米配电装置需求,量身定制出“双电源+智能运维”方案。
“我们算过,传统审批得 20 个工作日,现在走‘绿色通道’,供电企业负责的环节只要 12 个工作日就办完了。” 项目负责人指着墙上的进度表感慨道。
电网升级中的“精准绣花”
“这条0.9公里的110千伏专线,新增了智能监测终端。”他翻开工作日志,里面记录着2024年10月至2025年4月的“攻坚日历”:11月完成线路路径优化,1月变电站设备调试,3月周边电网负荷测试……每个节点都标注着“提前3天完成”。
国网嘉峪关供电公司技术骨干朱旭和王帆正带着红外测温仪巡检该企业厂房外线路。刘轩辰摄
更让企业惊喜的是“一企一档”的精细服务。供电公司营销部建立的电子档案里,不仅有企业设备配置、用电特性等基础数据,还预测了未来三年扩产的负荷增长曲线。
“去年12月我们临时增加两台烘干炉,供电方案当天就跟着调整了,没耽误一分钟生产。”车间主任指着实时跳动的电流监测屏说。这种“未雨绸缪”的服务,让项目在2025年5月17日一次送电成功,比计划提前45天。
从“用电保障”到“发展引擎”
如今,变电站里的变压器嗡嗡作响,为企业年产5万吨碳基材料提供稳定动能。
而供电公司的服务并未止步—他们正组建新的专班,配合企业15兆瓦发电机组项目并网,从调度协议签订到入市交易,全程“一对一”指导资料准备。
国网嘉峪关供电公司技术骨干殷昊对该企业配电室进行检查。刘轩辰摄
“这就像给企业装了台‘电力引擎’,不仅保障用电,更帮我们把余电转化为收益。”企业负责人算了笔账,发电机组投运后,年综合能耗可降低12%。在嘉峪关经济开发区的版图上,这只是供电服务的一个缩影。
国网嘉峪关供电公司以“人民电业为人民”为企业宗旨,通过“一企一策”定制方案、“一站式”流程再造、“全周期”技术护航,将“获得电力”指标转化为企业可见的效益:2024年以来,为12家市列重点项目节约接电成本860万元,平均接电时间缩短至42天。
当戈壁新城的光伏板与变电站的银线在夕阳下交相辉映,这幅“电力先行”的画卷,正成为嘉峪关供电公司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
责任编辑:刘础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