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6-10 15:39
杨吉英 朱光辉
6月7至9日,当高考战场上的学子们在笔尖上激战正酣时,国家电网甘肃电力(镍都金雁)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们也在自己的战场上,以专业的技能和敬业的态度默默书写着属于他们的 "保电篇章"。
退休前夕的 "最后一考"
同样是在这个决定命运的日子,在金昌市第一中学考点驻守的陈建军在职业生涯的尾声,迎来了他的最后一次高考保供电任务。他的工具包跟随他多年,拉链处的磨损痕迹见证了无数次保电任务的艰辛。这天,他像往常一样,手持工具逐一检查学校配电室内每一个开关的状态,手指在开关上轻轻摩挲,仿佛在与老战友做最后的告别。
"记得2018年高考,考前一天突降暴雨,学校的备用电源突然出现故障。" 陈建军一边检查,一边向周围的年轻同事分享着自己历年高考保供电任务中的难忘经历,"当时情况十分紧急,雨水不断渗入配电室,一旦主电源受到影响,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几个队员冒雨排查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在开考前发现是电缆接头处进水导致短路。我们迅速更换了接头,确保了高考期间的电力供应。" 他顿了顿,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感慨,"最后一考,不能让自己的电力人生留遗憾,每一个细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二十年如一日的高考守护者
在金昌市高级中学,随着6月7日高考第一天开考铃声的响起,金昌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赵小军已早早完成了对校内所有关键电力设施的最后一次巡检。他站在配电室门口,看着校园里安静的考场,嘴角微微上扬,眼神中满是欣慰。
今天,对他而言,不仅仅是又一年高考保电任务的开始,更是他连续二十年在这个特殊日子的坚守与承诺。二十年前,刚参加工作的赵小军第一次参与高考保电,那时的他还是个充满好奇的小伙子。二十年里,他经历了无数次高考保电,也见证了金昌市高考考点的变化。
2012年高考,金昌遭遇罕见的高温天气,为了确保空调等设备的正常运行,赵小军在闷热的配电室里坚守了整整三天,每天只休息几个小时。2019年,高考期间突遇大风天气,他担心树枝刮断线路,便沿着线路徒步巡查了十几公里,及时清理了隐患。
"这些年,看着一批又一批的考生走进考场,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 赵小军说,"我们的坚守,就是为了让他们在一个稳定的电力环境中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新血液,新希望,青春力量助力高考保电
该公司青年员工达翠文在6月7日的晨曦中,迎来了她职业生涯中首次高考保供电的重要时刻。她穿着整齐的工作服,手里拿着巡检记录,眼神中既有紧张又有期待。为了这次保电任务,她提前数日便开始熟悉她所负责的金昌市第一中学考点的电力布局,每天拿着图纸在校园里一遍又一遍地走访,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她还反复练习应急操作流程,在模拟演练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动作,力求做到最快最准。
"陈师傅和赵师傅他们都是我的榜样,他们的经验和敬业精神让我深受触动。" 达翠文说,"昨天晚上,赵师傅还特意给我讲了一些应对突发情况的小技巧,让我心里更有底了。" 对于她来说,这不仅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展现自我、学习成长的宝贵机会。她表示,能够参与到这样重要的任务中,感到非常自豪,她将以前辈们为榜样,全力以赴确保电力供应稳定,为考生们营造一个无忧的考试环境。
从即将退休的老将陈建军,到资深的专业技术骨干赵小军,再到初出茅庐的新秀达翠文,在这一刻,国网金昌供电公司老中青三代人的身影成为了高考考场外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无论岁月如何更迭,守护光明、助力梦想的电力人承诺永远不变。老一代电力人用丰富的经验和严谨的态度为年轻人树立了榜样,新一代电力人则带着热情和活力接过接力棒,让电力铁军精神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在这个高考的战场上,国网金昌供电公司的保电人员们用自己的方式为考生们保驾护航,他们书写的 "金供" 答卷,不仅是对高考保电任务的圆满完成,更是对电力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社会的责任担当。相信在未来,这种精神将继续传承下去,为更多重要时刻提供坚实的电力保障。
责任编辑:于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