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4-22 14:18
周志勇
初夏时节,位于武陵余脉的湖北西南小镇——松滋市斯家场镇,山岭间油茶林碧浪翻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4月22日,望着长势喜人的油茶,斯家场镇姜家岭村党支部书记梅启新,对前来回访的斯家场供电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艾虎说:“多亏供电所接通了排灌站电源,今年油茶收成有了保障。”
艾虎扎根乡村28年,用爱心守护山乡灯火,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农村电工、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农电工技能人才、湖北省劳动模范、二级供服职工工匠。
绿水青山的“致富密码”
“一树油茶满山春,千家万户笑颜开。”站在山顶眺望,成片油茶亭亭玉立,不仅点缀了山岭的美,而且成了村民的“致富果”。
斯家场镇姜家岭油茶种植户黄平平介绍说:“近年来,采取“公司+合作社+种植户”运营模式,建立“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劳务新酬”和利益联结机制,建成万亩油茶示范带,打造绿色产业,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高岗地,四面坡,南北两河不通过,天干半月人畜无水喝。”民谣道出了斯家场镇缺水的窘状。
持续干旱影响油茶产量及品质,油茶林抗旱灌溉迫在眉睫。
2024年12月,艾虎带领供电所员工勘察现场,制定增容改造方案,将电线架到机井泵站旁。
“决不让产业发展等电,哪里有用电需求,供电服务就延伸至哪里。”艾虎常对供电所员工说。
“通过两级取水,将洛河水送至山顶堰塘,1500亩油茶可喝上甘泉水了。”梅启新指着年初通电的排灌站兴奋地说,按亩产油茶青果2600斤算,每亩增收3000元左右。
艾虎带领供电所员工为姜家岭村、黄家岭村、鞍子岭村等村新建及改造电力线路1.4公里,为姜家岭村8号配电台区和黄家岭村龙潭3号配电台区增容315千伏安,为油茶产业丰产增收提供可靠电力保障。
企业客户的“专职电工”
4月4日夜晚11时,艾虎接到松滋市恒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负责人赵生权打来的电话:“艾所长,厂里配电柜仪表显示电压360伏,比正常值380伏低了20伏。不知道电压偏低会不会造成电机烧毁?”赵生权心里非常焦急,当即拨打艾虎的电话求助。
艾虎了解情况后解释说:“电压波动处于正常区间。为了不影响你们今晚利用峰谷正常生产、赶订单。我们明早过来检测。”
4月5日一大早,艾虎带领供电所员工黄召、覃泓文匆匆赶到企业配电房。
恒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为生产防水、帆布、PVC管提供辅助材料的企业,平均每月用电量达8万千瓦时,是斯家场供电所的用电大客户。
“恒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没有聘请专职电工,企业用电遇到难题,总是供电所义务提供技术指导。”黄召说,“这也是艾所长恪守“有求必应、有难必帮”的服务承诺。”
经过停电检查,发现变压器存在渗油现象,变压器分接开关档位设置不合理。经过调整维护后,变压器空载运行时出口电压升至400伏;紧固变压器大盖螺栓后,没发现渗油了。
28年来,艾虎带领团队累计指导客户节能增效27次,降低用电成本118.4万元,帮助客户处理故障45次。
宜居乡村的“电力担当”
“以前村民私接乱拉,电线横七竖八,没有一点看相,遇到大风天气经常被扯断。车辆出行易发生挂剐蹭事故,又不安全。如今,供电所把乱七八糟的电线全部理顺,电线换粗了,更换破旧表箱,消灭了“蜘蛛网”,村里环境变漂亮了。”小堰垱村党支部书记熊世红开心地说。
斯家场供电所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对农村不规范用电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改。
“线路对地距离符合要求、电表安装误差符合要求,下户电缆安装固定牢固……”2024年12月15日,在小堰垱村整治现场,艾虎严格按照配网建设工艺标准,认真检查现场安全措施,督导工程改造质量。
经过3天的奋战,完成了小堰垱村1号台区供电设施环境整治,改造架空线路0.6公里、电缆0.32公里,将原16平方毫米的裸导线换成120平方毫米的绝缘导线,将原4平方毫米的下户线换成35平方毫米的电缆。
“在平凡的岗位,我只做了些平常小事,履行了一名基层班组长的岗位职责。”艾虎把电力客户放在心里,把服务扛在肩上,坚守农村电工的劳动本色,爱心撒满山乡热土。
责任编辑:于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