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社会责任

国网海东供电公司:全力护航西宁曹家堡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用电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4-15 15:37

李永鹏 乔阳波 张金旭

  2025年4月11日21时54分,经过国网海东供电公司客户专班连续奋战,西宁曹家堡机场新建的110千伏翼枢变电站成功带电投运。此前一天,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配套供电线路之一的110千伏杏枢线已率先投运,这为青藏高原重要枢纽的扩容升级注入强劲动能,为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城市带动“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坚强电力支撑。

国网海东供电公司客户专班验收西宁曹家堡机场新建的110千伏翼枢变电站设备。乔阳波 摄

  作为青海省“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和青海民航史上规模最大的扩建工程,西宁曹家堡机场三期项目自2020年启动以来便备受瞩目。105.1亿元的总投资、2100万人次的年旅客吞吐量设计,每一项数据都彰显着这项工程对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的战略意义。然而,高原之上,如何为如此庞大的工程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撑,成为摆在供电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围绕机场扩建项目用上电、用好电的服务标准国网海东供电公司迅速响应,由公司经理担任项目长,设置由项目客户经理和项目服务经理组成的“双经理”服务模式,为企业量身制订临时供电方案和“电源”正式供电方案,实时开展“一事一议”,收集客户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按照每周“一联系、一走访、一汇报”的工作要求,为客户提供政策咨询、施工协调、报装接电、数据分析等一站式供电服务,实现各专业技术支持协同到位、对接及时流程压缩审批时限达到了30%以上

  为了保障重要客户供电的及时性、安全性及可靠性,客户经理带领的服务专班多次开展现场勘查,量身定制“双电源”供电架构——从330千伏杏园变电站架设110千伏杏枢线,由110千伏西营变电站架设110千伏营枢线,两条“电力动脉”如同展开的双翼,为机场新建的110千伏翼枢变电站注入澎湃动能。“我们与机场建立了‘日对接、周协调’机制,实时跟进施工进度,动态优化供电方案。”国网海东供电公司客户经理李祥曲拉木介绍。针对扩建工程涉及的110千伏翼枢变电站及配套线路建设,公司开辟绿色通道,并协调物资优先调配,确保关键设备及时到位。

国网海东供电公司电力施工人员实施杏园330千伏11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组塔现场。马清 摄

  西宁曹家堡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配套供电线路外接工程由国网海东供电公司投资建设,面对扩建工程用电需求大、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等挑战,公司动态跟踪项目进度,以“设计方案想在报装前,配套工程建在用电前”为目标,投资1.8亿元,于2023年12月21日开工实施110千伏西营变电站线路网架优化工程、330千伏杏园变电站11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建设工作,新建110千伏输电线路41千米,其中架空线路33千米、电缆线路8千米

  110千伏杏枢线、营枢线两条供电线路建设面临严峻挑战。杏枢线全段24.59公里新建68基铁塔,营枢线16.17公里共新建44基铁塔,两条线路约85%的路径需穿越复杂山地沟壑地形,沿线最大坡度达45度,机械运输及组塔架线施工难度极大。面对工期紧张与施工安全双重压力,国网海东供电公司创新实施党建+电网建设模式,成立机场三期供电项目临时党支部,组建由6名技术骨干构成的党员突击队,科学制定分标段攻坚、多作业面协同,为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能源供给提供了坚强电力保障。

  2024年深冬,红崖子沟河面已覆上厚厚冰层,而河床下的施工却热火朝天。面对90米宽的河道和复杂的地质结构,党员突击队队王君带领队员创新采用“电缆顶管”工法,零下20摄氏度的寒风中,工人们轮班操作设备,硬是将总长89米、直径1.5米的刚劲混凝土顶管精准穿越河床2025年3月,线路进入调试关键期,又逢沙尘暴频发公司运用“无人机+红外成像”技术,对线路开展全天候监测,发现并处理隐患17处,最终实现杏枢线“零缺陷”投运。国网海东供电公司项目负责人王君说:“我们把支部建在项目上,创新采用‘分段式验收’模式,在110千伏供电线路未全面完工情况下,提前开展设备验收,消缺效率提升50%。”

  目前,西宁曹家堡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另一条配套供电线路110千伏枢线正加速推进,计划2025年4建成投运。届时,西宁曹家堡机场将形成“四电源供电”的坚强网架结构,全面满足智慧货站等设施用电需求,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责任编辑:于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