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社会责任

国家管网集团储能技术公司圆满完成冬季保供任务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4-07 16:59

  中国能源新闻网讯(卜乾)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国家管网集团储能技术公司为期120余天的冬季保供工作圆满收官。冬季保供期间,储能技术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管网集团战略部署,勇挑重担,砥砺奋进,充分发挥运营管理的3座在役储气库独特优势,全力保障天然气供应,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和人民温暖过冬提供坚实保障。

  强化组织领导 夯实保供根基  

  自组建运营以来,储能技术公司始终将安全生产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以安全环保风险管控为主线,以HSE一体化平台为抓手,狠抓作业过程管控和应急能力建设,推动安全环保流程数字化落地,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在开局之年实现安全环保形势总体平稳,荣获集团公司2024年度安全生产先进企业。
  面对正式接管运营后的首次冬季储气调峰保供任务,公司切实扛起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冬季保供各项管控措施,成立生产运行、工程物资、HSE监督、综合保障、保供宣传等专项工作小组,提前对设备设施进行排查维护,制定“初期稳采、中期高采、末期尽采”采气策略。在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实训)濮阳基地,开展运营元年规模最大、最贴近实战的大型井喷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强化各部门联动协作机制,锻炼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能力,为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冬季保供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库联动发力 保障能源供应  

  位于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文留镇的文23储气库,是我国中东部地区最大的地下储气库,库容最大、工作气量最高、调峰能力最强,承担着国家“十三五”“十四五”重点建设工程的重任,肩负着区域天然气应急调峰和市场保供的重要使命。文23储气库秉持“上一个保供期结束就是下一个保供期开始”工作理念,仅用3天便顺利完成采气转注气切换工作。在本轮采气过程中,单日最高开井86口,连续26天单日采气量超过1800万方,采气量累计超12亿方,日最高冲峰能力达3253万方,较上一周期增长141万方,以强大的调峰保供能力为中东部地区能源稳定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
  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直溪镇的金坛储气库,作为我国首座盐穴储气库,被誉为“国盐穴储气第一库”,也是国家管网系统内唯一的盐穴储气库,具备独特的“随注随采” 功能。本轮保供期间,金坛储气库注采气工况转换4次,连续7天满负荷采气,共计27天日采气量超过1000万方,保供采气量创历史新高。面对17条总长28.58千米、连接40座井场的复杂集输管线巡护环境,金坛储气库引入无人机巡查,每日3条航线各飞行一次,实现辖区天然气管线巡查全覆盖,有效弥补了人工巡护的短板,确保了输气安全。
  位于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的刘庄储气库,是我国长三角地区首座枯竭油气藏型储气库。在本次冬季保供中,刘庄储气库顺利完成扩容工程JH15、JH16井注采完井作业,实现注气期连续无间断注气,注气量高达9450万立方米,刷新了历年注气量记录,刘庄作业区荣获国家管网集团2024年度生产运维先进基层单位称号。
  保供成效显著 助力绿色发展  

  冬供期间,国家管网集团储能技术公司运营管理的文 23、金坛、刘庄3座储气库充分发挥季节调峰、战略储备、应急保供和市场调节四大功能,累计采出天然气达18.85亿立方米。采出的天然气量可满足约628万户家庭清洁用能需求,相当于替代标煤226万吨,减少约5万吨二氧化硫、约0.6万吨粉尘和约192万吨二氧化碳酸性气体排放,相当于种植阔叶林8万公顷,为优化能源结构、改善自然环境、保障民生温暖过冬作出了重要贡献,充分彰显了国家管网集团储能技术公司社会责任担当。

  国家管网集团储能技术公司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持续提升储气能力建设水平,在保障区域能源供应的征程中接续奋斗,以实际行动诠释管网储能铁军的使命与担当,为国家管网能源事业蓬勃发展再立新功。

  责任编辑:于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