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3-19 16:12
彭思佳
春风有信,供热有时。3月16日9时,随着热网系统最后一台设备的正常停运,标志着华电武昌公司2024—2025供热季圆满收官,历时120天,累计完成供热量近80万吉焦。
作为武汉市武昌区主要的热源点,湖北华电武昌热电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央企社会责任、政治责任,全力守牢能源保供“生命线”,已连续9年为武昌区集中供热,已沿管网周边覆盖民用小区45个、公建单位29个,接入供热面积约676万平方米,热用户数量约15000户,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保民生、重责任、勇担当”的华电央企形象。
未雨绸缪 有备无“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供热效果好不好,关键要看供热设备是否可靠。”该公司每年供热结束都会对系统缺陷进行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利用非供热季进行集中消除。
去年6月,该公司“温暖民生”党员先锋队充分打好“提前量”,紧抓“冬病夏治”有利时机,对板式换热器、热网管道等重点设备开展全面检修维护,更换腐蚀严重的阀门、线缆等设备,彻底消除上一个供热季跑冒滴漏、滤网阻塞、板换结垢等影响换热效果的顽疾。
设备先体检,系统早热身。在新的供热季来临前,该公司逐步完成30公里供热主管网的满水保压及分段压力试验,通过采取“早进水、早查漏、早循环、早排气”的四早工作机制,对主管网再检查、再维护,确保主管网运行状态为历史最佳状态。
11月初,该公司提前5天进行热态调试,逐步提升供热系统参数,调节管网平衡,集体“热身”打好供热“提前战”,为保障供热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度度关爱 温暖江城
“11月1日前缴纳暖气费可以打8.25折,您可以现场刷卡或支付宝,也可以从微信公众号选择线上缴费更加快捷便利。”
“咱们这个进小区活动,确实给我们老年人带来了不少便利,提前交纳采暖费还有折扣,真是省心又贴心!”
自去年8月底,该公司“暖心服务”先锋岗唱响“暖心365 服务进万家”服务品牌,深入45个供热小区开展为期两个月的现场便民收费服务与供热宣传工作,为广大热用户提供实实在在的“零距离”便利与优质服务。
为保证供热服务更专业、更高效、更精准、更贴心,该公司还开展“用户回访”“访民问暖”专项行动达15000人次,围绕群众反映的供热热点、难点问题,主动介入、及时跟进、积极协调;创新推出“老旧小区暖气片试用服务”,正确引导热用户对供热暖设施的“以新代旧”可改善户内供温的认知;针对连续多年用热的“忠实粉丝”推送供暖设施免费清洗服务,利用专业设备对400余优质热用户的户内采暖设施进行清洗及维护;推行“供热管家”模式,对所辖45个民用和29个公建供热二级站实行划区分片及网格化管理,与客服热线、客服工单系统实时联动,确保用户反馈问题后30分钟内上门服务,2024—2025供热季供热季共入户测温600余次,入户维修4000余次,居民满意率100%。
1月15日,该公司举办“暖心365 服务进万家”供热开放日活动,邀请热用户代表、物业、新闻媒体共30多名代表全方位“检阅”供热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公司的工作成效与服务承诺,打通“服务江城群众最后一公里”。
为扩大“中国华电 度度关爱”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本供热季,该公司供热工作得到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等四级主流媒体共计15次报道,用度度关爱的力量,传递和守护江城温暖。
万事俱备 只待“冬”风
数智赋能,精准供热,温暖在线。
为更好服务武昌区热用户,改善“一张网”传统模式下原有人工调节方式无法满足高质量供热需求的问题,本供热季,该公司按照“保障供热、节能供热、智能供热”要求,积极开展热源技术改造,在余热利用、梯级供热、调峰蓄热等方面加强技术创新;大力开展热网输配能力提升改造和供热系统智能化升级,建成智慧热网系统。通过不断完善,逐步实现供热参数实时采集、实时监控,并结合室外温度、房屋结构、历史数据等影响供热的相关因素,对各个换热站建立数字模型,一站一曲线,一站一指令,逐步实现“一站、一栋、一层、一户”按需精准供热,确保“温暖”全部“配送”到位。
千方百计,风雪护航,保供自然不慌。
进入隆冬季,多轮寒潮持续席卷入汉,该公司本着“早计划、细部署、强落实”的原则,超前谋划,周密部署,组织多个专业联合开展供热系统“拉网式”防寒防冻大检查,将已检查治理的缺陷和未及时消除的隐患分别建立台账,明确责任区域和责任人,确保落实到位。针对恶劣天气对机组运行造成的潜在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预判,持续完善防寒防冻措施及应急预案。对易发生结冰和霜冻的设备进行重点检查,修复破损的保温层,为重要管道“穿上棉衣”,提高设备可靠性,实现了主管网“零非停”,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效果为安全稳定供热保驾护航。
心怀民生福祉,坚守社会责任。华电武昌公司于岁岁严寒之际勾勒冬日温暖画卷,于春江水暖之时再道来年相见之约。
当前,“休息”下来的机组已无冬日的轰鸣,却随处可见运行、检修人员排查系统、消除缺陷的忙碌身影。供热使命代代传承,供热设备依旧伫立在那里,静静等待下一场“冬”风。
责任编辑:于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