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赋能匠心 “非遗”焕发活力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2025-03-12

王宇琪 李春莲 董滨灏 李驳

  伏羲故里,卦台山下,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石佛镇的三阳川手工挂面产业园展示区内,讲解视频正介绍着天水市麦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三阳川手工挂面的制作流程,看着万千银丝随风摇曳,勾勒出乡村振兴的动人图景。在这幅传统工艺与现代产业交织的画卷中,电力服务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为传承三百年的手工挂面技艺注入新动能。

  中国古老的传统挂面工艺可称为天下一绝,始于汉唐时期,迄今二千余年,而石佛镇黄家庄挂面的制作技艺,据说是在明末清初由地方驻军流传下来的,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目前,该镇现有手工挂面家庭作坊220家,从业人员600余人,挂面企业12家。2024年手工挂面总产量2530吨,全年总产值约4048万元。石佛镇在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同时,辐射带动周边3000名以上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增加收入,成为远近闻名的“手工挂面之乡”。

  在麦积区黄家庄耕读第食品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里,10组空调机组与循环风扇昼夜运转,将晾面温度精准控制在0~20℃区间。而新引进的生产线,真空和面机、切面机、拉丝机等也在高效运转。据该企业负责人王成刚介绍,“过去手工制作挂面,花费时间长、良品率相较也低,而现在通过电气化改造后,日产能从200斤跃升至2000斤,且产品合格率能达到98%以上。”

  深夜的“三阳麦客”电商运营中心依旧灯火通明,主播正在直播间展示挂面制作工艺。“挂面制作、网络直播、物流配送,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电,晚上的直播一个小时就有100多个订单。”创始人王成刚说道。与此同时,电力员工正通过负荷大数据平台分析企业用能特性,根据用能特性的分析报告为挂面企业提供峰谷用电优化方案。国网麦积区渭南供电所副所长卢建伟算过一笔账:“自动化生产线与空气能采暖设备分开计量,每户月均节省燃料成本约800元。”数据显示,挂面企业通过用电优化方案,产业集群整体电费支出下降18%,年节约用电成本超百万元。

  王成刚介绍,他的耕读第食品有限公司将在4月份搬进麦积区石佛镇挂面厂二期产业园区内,新的加工车间将引进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控制及高效节能取暖设备,在保障挂面生产品质的同时,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他对未来三阳川挂面的发展之路很有信心。

  从卦台山下的面架到云端的电商平台,从手工作坊的揉面声到智能车间的机器轰鸣。在这条手艺创新的道路上,可靠的电力供应正如那延展千年的面丝,串联起传统与现代,托举起乡村振兴的壮美蓝图。

  责任编辑:于学华

Copyright :copyright: 2001-2023 中国能源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电力报》、《中国能源观察》上的新闻,版权归中国能源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中国能源新闻网登载新闻业务的函:国新办发函[2000]232号。京ICP备1501736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09026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6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22381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21 互联网举报中心

广告直拨:赵飞 1351105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