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社会责任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驻”进民心“帮”出成效 助力杨家山村全面振兴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1-06 14:14

李鑫 陈万红

  “9年来,我们杨家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来的山大沟深、土地贫瘠,到现在吃上光伏饭,走上产业路,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过得也越来越舒坦了!”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杨家山村67岁的杨金财,亲眼见证了家乡的变化。

  回首2015年至今,9年间,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驻村工作队在当好党建“组织员”、政策“宣传员”、为民“服务员”、发展“战斗员”上下足功夫,以实际行动赋能乡村振兴,帮助杨家山村走出了一条特色致富路,更成为青海高原乡村脱贫致富的缩影。

  思之深,建章立制,建强基层党组织

  欲筑室者,先筑其基;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城里人什么农家活”“这个外地人说了能算?只怕是走过场……”面对群众的疑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赵隆元并没有在意,他有着自己的“门道”。

  “家里生活怎么样,主要收入靠什么,对我们工作队和村支‘两委’有什么期待……”2023年7月,赵隆元成为杨家山村第三任驻村第一书记。到岗的第一时间,他便带领驻村工作队入户走访老党员、原村“两委”班子成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通过调研走访后,已将村情民意摸清吃透,找准了影响发展的症结所在——那就是村党支部对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了解不够深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群众积极性不够高。

  针对问题的症结,赵隆元从建章立制入手,驻村工作队指导村“两委”成员加强日常政治理论学习,倡导学习性、务实型班子建设,通过引导、协助村党支部定期开展“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党员教育管理和主题教育活动,整理完善各类资料台账,党建工作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靠拢;定期组织开展集中专题学习,不断改进党员学习内容和形式,宣传最新党的政策。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全村党员干事创业热情得到了有效地激发。全村33名党员主动亮身份、亮责任,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

  2024年,驻村工作队组织慰问结对帮扶户16户共32户次,宣传中央1号文件及党的惠农富民政策;开展富民政策集中宣讲4次,共入户61户,107户次。

  忧之切,为民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建强了党支部,再把群众的积极性激发出来,这样才能把为民服务这件事做好做实。”驻村工作队争取到国家电网公司年度帮扶资金55.6万元,落实杨家山村电力爱心大院打造项目。

  2024年1217日,杨家山村电力爱心大院打造项目通过阶段性验收。休闲广场、健身器材、凉亭、文化长廊等设施一应俱全,集娱乐、健身、文化宣传为一体的“高颜值”广场,成为村民休闲的首选地。

  “现在把这个广场改造得这么漂亮,对我们老人来说,就在家门口很方便,来这里转转,心情变得很舒畅。”杨金财高兴地说。

  杨家山村电力爱心大院利用村现有文化广场闲置场地、房屋,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电力爱心学校、电力爱心医院和乡村振兴文化长廊,打造具有杨家山村特色的电力爱心大院,提升杨家山村老人生活幸福感同时,拓展电力爱心学校功能,为杨家山村村民开展种养殖培训,不断提高村民致富增收能力。

  “解决好一件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难题,胜过百遍千遍大道理,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这是赵隆元同村“两委”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2024年,驻村工作队还争取到电力爱心超市运营资金6万元,累计援赠运营资金20万元,持续丰富杨家山村电力爱心超市生活物品。通过组织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等活动,村民使用积分兑换超市生活物品上千件。同时,依托电力爱心超市积分奖励机制,鼓励杨家山村传统文化“社火”演出及庆“三八”活动,中断了20年的传统“社火”重新启动,通过“耍社火、提人气、聚人心、增强村民幸福感”活动开展,有效激发村民助力乡村治理和建设,促进乡风文明乡村建设。

  谋之远,发展产业,促进村民致富增收

  “村子要发展,必须有资金,这光靠政府部门和后盾单位‘输血’是不够的,必须变‘输血’为‘造血’。”赵隆元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

  杨家山村平均海拔2400米,全村户籍人口168户、471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经济结构单一,群众文化素质不高,劳动技能单一,缺乏致富手段和能力。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贫瘠,无水利设施,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外出务工、种植及养殖为主。

  “有困难,就要想办法破解。”面对发展瓶颈,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开展党员干部结对认亲帮扶和支部结对共建工作,公司16名党员干部同杨家山村16户脱贫户完成结对帮扶、乐都区党支部同杨家山村完成结对共建。通过“党建+乡村振兴”推动青海德坤企服公司和杨家山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推动杨家山村土豆、蔬菜、土鸡等农畜产品发展。同时,积极开展电力技能培训,以“教育+就业”模式,对适合电力作业、会务等工作的村民,推荐到相关单位竞聘岗位,拓展就业渠道。后期,驻村工作队还将根据实际需求,组织专业人员指导杨家山村培育辣椒、西红柿等蔬菜秧苗,不断巩固产业结对帮扶成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2024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在我们村订购了2000公斤菜籽油1000公斤胡萝卜,预计产生经济效益4.9万元,为我们村农产品打开了销路。”在海东市乐都区杨家山村榨油坊,村干部杨维明说。

  消费帮扶,一头连着帮扶产业和农民的“钱袋子”,另一头连着广阔市场和千家万户的餐桌,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依托“以销代帮、以消促产”,驻村工作队切实推动杨家山村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驻村工作队正带领杨家山村党员群众全力奔跑,用行动践行“驻村初心”,谱写了一曲乡村振兴奋斗华章。

  责任编辑:于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