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2-06-24 11:00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李柳雅 常达 报道 6月15日,国网兰州供电公司安宁供电分公司费家营供电服务班于强看到中海凯旋门小区业主胡志超在“网上国网”APP上提交的报装电动汽车充电桩的申请后,立即联系胡志超进行实地勘察,确定安装电表的电源点、电缆走向等,不一会儿,就为他安装好了一个单相表位的电表箱。
“我只是在手机上简单操作了一下,原本以为要等很久,没想到新车还没提,电就先通了,谢谢你们!”刚买了电动汽车的胡志超说。
近年来,该公司在能源绿色转型、乡村振兴战略和“双碳”背景下,采取了一系列特色举措,全心全意服务黄河流域居民生活和产业发展,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电引擎”。
创新驱动 奏响“黄河大合唱”新乐章
“黄河治理点多面广,工作量大,仅仅依赖人工,杯水车薪。我们要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黄河治理质效!”国网兰州供电公司互联网办公室副主任马国瀚针对黄河治理监控手段不足、协同合作不强、智慧程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发挥电力优势,采用数智化手段解决问题。
马国瀚带领团队成员加快技术攻关,从2021年3月开始,同年6月完成了《基于电力大数据深度应用的黄河治理协同化智慧方案》并扩大试点。该方案聚焦黄河流域源头保护、污染防控、水土保持、泄洪调蓄四大生态现状,以电力大数据深度应用为抓手,采用“互联网+”先进技术,以黄河协同治理综合管理系统(智慧中台)为依托,聚合各方资源,形成“电为纽带,政企协同,多方参与,共治共享”的黄河治理新模式。
其中黄河协同治理综合管理系统(智慧中台),有效支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多主体共治共享,多来源数据统一分析处理,黄河流域环境监管服务(电力大数据助力政府异常告警、监督执法、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及志愿服务(活动发布、志愿招募、活动评价、总结宣传、表彰激励)开展。实现了黄河治理由被动性向主动性转变、由常规化监督向数字化管控转变、由单主体责任向多主体参与转变的全新目标价值。
据悉,该项目自上线以来,帮助甘肃省环保部门查处祁连山黄河水源涵养区违规开发项目23个,黄河兰州段企业污水违法排放642起。黄河源头湖泊数量恢复加快,水源涵养能力不断提升,黄河干流兰州段水体水质明显好转,水体功能得到恢复,为生态环境的好转提供了良好基础,为水生生物的繁殖、栖息提供了支撑,为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修复提供了保障,帮助政府环保部门实现了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长效提升。
“我从小在黄河边长大,看着母亲河越来越清澈,附近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就觉得我们为这个项目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马国瀚作为土生土长的兰州人,能为建设家乡、治理黄河出力,他的内心充满了自豪与欣慰。
助力双碳 谱写黄河流域光伏扶贫新篇章
甘肃临夏永靖县境内海拔高低悬殊,山川交错,地形复杂,其中黄河在境内流程将近100公里,是典型的黄河河谷地带。2021年8月27日,永靖县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乡村振兴局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而光伏项目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成本低、占地少,成为永靖县政府推动乡村振兴的不二之选。
永靖县罗山村光伏项目于2021年11月8日动工建设,共修建分布式光伏电站1座,总装机容量60千瓦。
2022年4月24日,国网兰州供电公司永靖县供电公司会同县应急、住建、环保、教育、坪沟乡政府等对永靖县罗山村光伏项目进行验收。
“光伏发电自发自用、余量上网,不仅较好地利用了村委会及学校车库、房顶等闲置资源,而且在满足自身用电需求的同时达到了减排的目的,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坪沟乡党委副书记芝世龙表示。
为了确保该项目早落地、百姓早受益,国网兰州供电公司在项目实施前期就主动对接服务,第一时间开通绿色通道,办理并网手续。该公司组织相关专业部门勘查现场,详细核查台区并网点,制定工作方案。根据方案设计校验现场线路布点,确保线路安全无误接入,同步协助永靖县政府相关部门检查配电室内安全工器具、消防器材等设备,提出问题整改清单,指导客户及时整改。
“为光伏用户开辟供电服务绿色通道,优化光伏用户办电流程,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罗山村发展致富的助推器。”该公司永靖城区供电所所长马兴宏说。
该项目顺利实施后,预计年发电量将达到10万千瓦时,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收益约3万元左右,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凭借黄河流域充足的风能和光照资源,国网兰州供电公司因地制宜打造风光发电基地,在西固区、红古区、榆中县、永靖县和永登县建设新能源项目,装机总容量113万千瓦。
据悉,该公司已制定服务碳达峰、碳中和16项工作任务和33项具体举措,累计服务分布式光伏并网2808户,装机容量46.65兆瓦。
绿色出行 开启金城能源转型新局面
兰州市黄河风情线东起城关区桑园峡,西至西固工业区的西柳沟,东西长40公里,流域面积27.44平方公里。以中山桥为中轴,以黄河两岸风光为依托,依山就势,巧夺天工的滨河风景区,被南来北往的游客称为“兰州外滩”。
“自从黄河风情线修好后,我就经常到中山桥这边,吹吹风,看看景,心情都变好了不少。”家住在兰州市城关区康乐花园的张鹏说,入夏以后每个周末他都会开车带家人来黄河边散心。
6月12日星期天上午,张鹏的新能源汽车提示电量不足15%。原来,这两天他忙着上班,把充电的事给忘了。张鹏打开手机,在“e充电”APP上快速查找附近的充电站。经过导航,不到10分钟,张鹏就将车驶入段家滩充电站。待车停稳后,张鹏取下充电枪,插入车的充电接口,选择充电模式。不到1分钟,车就充上了电。
等待期间,张鹏和正在充电站内开展服务的国网兰州供电公司客服拓展班员工杨振国聊起了天。
“这个充电站平均功率达60千瓦,可同时为78台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家用新能源汽车只需30~40分钟就能充满。”杨振国说。
据悉,为了满足广大车主的出行需求,国网兰州供电公司加大对充电桩的保供力度,在营业厅、充电站等场所集中开展新能源汽车宣传,与超过40家新能源汽车销售服务店开展“联网通办”合作,为新能源汽车车主打造“购车办电—装桩接电—充电服务—增值服务”一站式供电服务模式。
兰州供电公司积极拓展充换电市场,着力打造兰州市充换电“一张网”。累计服务建设充电站141座,总建设容量20万千伏安;累计服务建设私人充电设施424台。
其中,永登高速公路服务区(双向)2座充电站4台120千瓦双枪直流充电桩投运并接入智慧车联网平台,实现了兰州市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零”的突破。位于城关区排洪南路的倚能团结充电站供电,总容量达4000千伏安,站内直流桩70台,交流桩8台,是甘肃省最大的城市公共充电站。
40分钟后,张鹏的车充满了电。“非常感谢,你们不仅专业强、服务好,还很贴心,我的电动汽车以后肯定能够畅行无忧!”张鹏与杨振国紧紧握手。
以科技手段支撑黄河流域治理,以光伏项目扶贫黄河流域村庄,以能源转型推进金城兰州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国网兰州供电公司规划到2025年,完成新能源装机400万千瓦,替代电量290亿千瓦时,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以上,推动兰州市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全力擦亮“黄河之滨也很美”城市新名片。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