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能源中国客户端 时间:2025-11-21 09:59
“谁家门上也没挂无事牌子,能帮就帮一下。”母亲这句朴素的话语,如同深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沙柳根须,穿透岁月风沙,牢牢盘踞在张文胜的生命土壤里。在棋盘井的灯火与风沙之间,他沉默地站立了三十余载,用双肩撑起一个破碎又重圆的大家庭,用行动将母亲的叮咛锻造成一座孝老爱亲的精神丰碑。
骤雨倾盆,他以双肩撑起破碎天空
命运的惊雷在张家接连炸响。1989年,饱受癫痫折磨、远嫁他乡的大姐在思念蚀骨中溘然长逝,留下年仅8岁的孤女在六一儿童节的欢庆声里茫然无措。张文胜心如刀绞,毅然将外甥女接回身边,十年裁缝技艺的传授,是谋生之道,更是用针线密密缝补孩子失恃的童年创伤。厄运并未止步,1996年秋,勤劳善良的母亲撒手人寰;2000年,那个曾在黄河边默默抽水、为家尽责的大哥,也因积劳成疾的尿毒症轰然倒下。大哥身后,是36岁憔悴的大嫂、14岁的侄女、3岁的侄儿,以及高额外债。面对大嫂无助的泪眼,张文胜一面倾囊相助,一面鼓励她勇敢竞聘村妇女主任重燃生活希望,更将年幼的侄儿侄女视如己出,悉心抚育直至成家立业。他用坚韧的臂膀,为风雨飘摇的家支起一片无雨的屋檐。
反哺情深,寸心守护桑榆晚景
父母质朴的品格,是张文胜精神的原乡。母亲离世后,家中欢笑声戛然而止。他深知父亲内心的巨大空洞,不仅自己事无巨细地照料,更时时提醒远嫁的二姐和铁路工作的弟弟常回家看看。2005年调任棋盘井,他第一时间将父亲接到身边。当父亲接连被脑梗、胰腺炎、心脏病侵袭,当继母需要接受心脏手术,无数个日夜,是他在病榻前衣不解带地守候,以无微不至的照料将亲人一次次从病魔手中夺回。血脉的牵绊不止于此,那位孤苦无依、一生无妻无子的大爹,张文胜同样默默承担起赡养之责,直至为其养老送终。孝心无界,他以行动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至深内涵。
灯火长明,匠心点亮万家通途
家庭的重担从未成为他懈怠工作的借口。作为鄂尔多斯供电公司棋盘井供电分公司计划工程室专责,三十余载职业生涯,他始终是那片土地上光明与温暖的忠实守护者。他是团队的中流砥柱,白天奔波于尘土飞扬的施工现场,协调矛盾、勘察实情;夜晚则伏案于灯火之下,整理海量数据,撰写严谨报告,精心修编地区“十四五”电网发展蓝图,星斗阑干时归家已成常态。当农网升级改造的号角吹响,他深入广袤的农村牧区,以真诚与耐心架起沟通桥梁,细致讲解政策,最终高质量完成自2018年以来的艰巨任务,为棋盘井地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注入了不可或缺的坚实力量。
他是儿子,是父亲,是兄弟,是叔舅,更是这个由张、王、李、刘、史多姓凝聚的大家庭牢不可摧的脊梁。张文胜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因日复一日的坚守而直抵人心。他用坚实的臂膀托起家族希望,用孝心温暖了老人的晚年,更用敬业之光照亮了千家万户。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劳动者最伟岸的身影——他守护的不仅是一个家庭,更是中华民族血脉中流淌千年的精神丰碑。这束从鄂尔多斯高原升起的孝德之光,终将照亮更多迷途的心灵。(张雪娇 马俊原 鲁祥)
责任编辑:于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