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10-15 10:30
张雨凡
近日,2025年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锅炉设备检修工)圆满落下帷幕。在这场全国锅炉设备检修精英的巅峰对决中,浙能滨海热电设备管理部锅炉主管季银飞与维护部锅炉专工倪栋浩,历经3个多月“脱胎换骨”的备战与多轮选拔,最终闪耀赛场——倪栋浩所在的浙能二队摘得团体一等奖,个人获二等奖;季银飞所在的浙能一队获团体二等奖,个人斩获二等奖,两人均获评“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本次竞赛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是锅炉设备检修工专业的首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吸引了全国各大发电集团、地方电力企业、行业协会等17家单位,55支参赛队伍共110名选手同台竞技。从初夏到处暑,季银飞与倪栋浩用汗水与坚持铺就出这场“闯关之旅”。
艰苦备战:从43人到6人的蜕变
备战之初,两人便开启“脱产攻坚模式”,把“家”安在了实操场地和办公室。从43人的初始培训队伍中突围,熬过3个多月脱产集训与三轮淘汰制选拔,在理论考试、联轴器找正、风机巡检、阀门检修等环节中拼尽全力,最终拿到通往全国赛场的“入场券”,亮出了属于自己的硬实力。
最初听说要办竞赛时,倪栋浩心里既期待又发怵。此前他从未参加过全国性的技术比武,一听说参赛的都是各单位挑出的精英,还要经过三轮选拔只留6人,心里顿时没了底:“身边都是高手,我能行吗?”报完名的头几天,他总忍不住琢磨:“要是选不上,岂不是白忙活一场?”这种没底的感觉,直到集训开始后,才慢慢被日复一日的磨练磨掉。
接到初赛入选通知时,季银飞既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有机会能代表公司站上行业赛场,忐忑的是备战需全脱产3个月,这意味着要暂时放下家庭责任和工作重担。每次视频通话时,孩子一句“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都让他心里泛起酸楚;有好几次深夜结束培训,看着手机里妻子发来的孩子熟睡照片,心里一阵愧疚。然而妻子一句“你安心练,家里有我”、同事们一句“你放心闯,部门有我们”,让他咬牙把这份愧疚藏进心里——他知道,自己不能让家人的付出白费,更不能辜负公司的信任。
精益求精:技艺在汗水中淬炼
培训的艰辛远超想象,心理压力更是如影随形。集训中后期,压力就像实训车间的高温一样,裹得他们喘不过气。身边的9个队友,全是各单位挑出来的精英:有人理论知识记得比教材还准确,有人实操时闭着眼都能精准找正。白天扎进实操场地,汗水浸透工装;夜晚伏案啃读理论知识点,不断强化记忆。集训中后期,他们每周至少参加3次考试,卯足了劲一头扎进锅炉原理、设备安全规范等理论知识的海洋,在反复背诵与演算中,将知识点刻进脑海。
联轴器中心找正是锅炉检修的“精度考验”,偏差大小直接决定设备运行稳定性,是锅炉设备检修的关键技术之一。训练时,他们深入钻研找正的原理、方法和标准规范,对各种找正公式和数据计算反复推敲。练联轴器找正时,他们弯腰弓背盯着百分表,手里握着铜棒屏息凝神,一点点调整设备位置——只要偏差超过0.03毫米,就得全部推倒重来。
风机巡检考验“眼耳手”的协同能力,也是保障锅炉设备稳定运行的重要一环。实操场地内风机轰鸣作响,选手们穿梭其中,严格按照“听、看、摸”的流程:俯身细听风机运行时是否有异常的摩擦声、撞击声,紧盯轴承的温度指示、油位计的油位是否正常,伸手感受电机外壳的振动是否有异常波动。为了模拟真实的故障场景,导师们设置了“风机叶轮积灰导致不平衡”“轴承润滑不良温度升高”等多种突发故障,要求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故障排查与分析处理。从最初的紧张到后来能快速定位问题,他们在一次次的模拟训练中,逐渐练就了敏锐的洞察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
阀门检修是竞赛的一块“硬骨头”,也是选手们备战的攻坚方向。作为锅炉系统的“关键开关”,阀门的密封性和灵活性直接影响设备运行安全,检修过程涉及拆解、清洗、研磨、组装等多个高精度环节。“8字形研磨法”要求力度、角度分毫不差,磨出来的密封面要达到严丝合缝的标准。为了练熟这手活,倪栋浩在检修台前一站就是一整天,手腕带动研磨工具来回移动,动作重复了上千次。别人磨一遍阀门,他就磨两遍、三遍;手上的茧子磨破了又长,创可贴换了一张又一张。有次磨到旧伤复发,伤口渗血沾在阀门上,他用纸擦了擦,继续手上的动作:“平常对自己狠,在赛场上就能从容应对。”
赛场亮剑:汗水浇灌出硕果
三轮选拔一次比一次严苛,每次名单公布前,季银飞和倪栋浩都紧张得手心冒汗,可想起自己这三个月的进步,又多了份笃定。站在全国竞赛的现场,两人不再像最初那样没底,而是将3个月的艰辛转化为赛场上的从容与精准。
理论考试中,他们凭借扎实的知识储备,从容应对复杂考题;实操竞赛时,他们熟练运用各种工具,精准完成联轴器中心找正、风机巡检故障处理、阀门检修等各项任务。尤其是阀门检修环节,他们用练了上千遍的手法,快速完成拆解、研磨、组装,当看到密封性测试中“无渗漏”的结果时,两人的心里满是自豪:“我们真的做到了!”
荣誉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坚守与磨砺。三个月的艰苦奋斗,不仅让他们的技能得到了质的飞跃,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是面对家庭与工作抉择时的责任担当,是遭遇挫折时的永不放弃,是追求精度时的精益求精。如今,两人带着这份荣誉回到工作岗位,将以更精湛的技艺守护锅炉设备安全运行,用实际行动诠释“工匠精神”,为电力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责任编辑:刘础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