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人物

国网甘肃金昌供电公司李进锋:铁塔银线上的“八一勋章”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8-05 17:13

辛成文

  荒漠戈壁的35米高空,110千伏线路如银色利剑划破苍穹。近日,国网甘肃金昌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线路检修班工作负责人李进锋身着全套屏蔽服,正以军人般的精准与坚毅进行带电消缺作业。豆大的汗珠浸透迷彩纹般的工作服,他却如战地手术师般沉稳操作,28分钟消除重大隐患——这份“高空答卷”,正是一名老兵献给建军节的特殊敬礼。

  从军营财务“红管家”到电网运检“特种兵”,四载春秋里,李进锋把部队熔炉里淬炼的钢铁意志,化作铁塔间的攀登力量;把财务账本上的细致严谨,变成银线上的毫米级标准。这位曾两获“三等功”的空军老兵,用“六维战场”的硬核战绩,诠释着“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

  新兵入列:把训练场搬到铁塔尖

  初入输电运检班时,35米高的铁塔在李进锋眼里,堪比部队的战术训练场。“从财务报表到线路图纸,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冲锋姿态。”他在部队练就的过硬体能和“不服输”的倔劲,跟着师傅们从工器具整理学起,把每一次登塔都当作“武装越野”,把每一次接线都当作“武器分解结合”。

  2025年初夏的特巡中,110千伏上东线耐张线夹温度异常,如同战场上发现的“敌情”。李进锋立刻启动“应急作战预案”,创新采用“无人机热成像定位+机械臂辅助紧固”的“战术组合”,15分钟精准“歼敌”,成功避免断线事故。转岗4年,他累计消除重大缺陷37处,将部队“速战速决”的作风,变成了电网的“安全屏障”。

  “在部队核对账目要分毫不差,巡视线路更要锱铢必较。”李进锋常说,账本上的数字关乎军费,铁塔上的螺栓关乎万家灯火。他秉持财务兵特有的“显微镜”思维,要求自己“不漏过一个螺栓,不错过一个隐患”,把巡视路线走成了“战地勘察路线”。

  为践行“运维跑在故障前”的理念,他牵头推进无人机自主巡检及可视化装置布点,像搭建战场监控系统一样,实现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杆塔逐基可视。当屏幕上清晰显示每基铁塔的状态时,他仿佛看到了部队营区的安防系统——科技赋能,就是给电网装上千里眼“顺风耳”。

  带电冲锋:把强电场当作演训场

  “第一次面对330千伏高压电,就像新兵第一次实弹射击,紧张但必须镇定。”2024年,李进锋考取不停电作业资质证书,成为带电作业“特种兵”。同年10月,作为党员的他主动请缨参与最危险的强电场进入环节,如同当年在部队主动申请参加实战演训。

  置身强电场的瞬间,电流的嗡嗡声如同战场的炮火轰鸣,微微的刺痛感考验着他的意志。“冷静!按规程操作!”他默念着部队教官的教诲,在团队配合下4次进入“强电场战区”,圆满完成330千伏河上Ⅰ线、滩金Ⅱ线的故障处理。脱下屏蔽服时,后背的汗渍,成为比军功章更耀眼的勋章。

  2024年4月,110千伏金白一、二线的老化绝缘子,成了李进锋眼中必须攻克的“堡垒”。他提前3天进行“战地勘察”,制定详细的“三措一案”,像部署一场攻坚战一样,将20名作业人员分为4个小组,明确“主攻方向”和“协同路线”。

  春季的极端天气如同“敌情干扰”,但他带着队伍顶风冒雨,用5天时间完成48基耐张铁塔、576支复合绝缘子的更换。当最后一片绝缘子安装到位,他抚摸着崭新的设备,如同战士擦拭保养武器:“每一片绝缘子,都是电网的‘钢盔铁甲’。”

  线路迁改:把施工点当作精准靶场

  面对现代化农业建设中的线路迁改难题,李进锋把财务工作的“精准核算”用到了施工中。在35千伏新陈线改造中,他带领团队像进行“精密射击”一样,采用空中断线搭接方式,实现跨越公路、10千伏线路及通讯光缆的“零误差”施工。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部队打靶要十环,线路施工也要零误差。”5天高强度作业,他每天盯在现场,用卷尺测量弧垂的精度堪比部队校枪,最终完美完成改造任务。当地农户望着新架的线路感叹:“这活儿干得,比咱种地还细致!”

  从算盘到扳手,从账本到绝缘杆,李进锋的“六维战场”里,始终跳动着军人的脉搏。八一军旗猎猎,映照着他在铁塔间攀爬的身影;军号声声,催促着他在电网防线上冲锋的脚步。“过去在部队,我守护的是国家的‘钱袋子’;现在在电网,我守护的是万家的‘光明线’。”这位老兵的话语朴实而坚定。

  在这个属于军人的节日里,李进锋和无数退役军人一样,把军营里的忠诚与担当,化作了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与奉献。他们用行动证明:军装可以脱下,军人的底色永远鲜红;阵地可以变换,冲锋的姿态永远向前。这,就是新时代退役军人写给八一建军节的最美诗行。

责任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