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人物

国网甘肃陇南市武都区供电公司尚伟:  脱下戎装换工装 初心写在灯火阑珊处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7-31 10:18

王银林

  暴雨初歇的清晨,三河片区的山雾里飘来花椒烘干的清香。7月28日,国网甘肃陇南市武都区供电公司大岸庙供电所所长尚伟踩着泥泞爬上罗家山,望着漫山遍野重新亮起的电灯,像看到无数星辰落在了沟壑纵横的群山上。他工装口袋里,那枚磨得发亮的退伍纪念章,正映着朝阳闪闪发亮—从迷彩绿到工装蓝,变的是制服颜色,不变的是那颗为人民服务的滚烫初心。

  线路间的民生刻度

  137公里供电线路,在国网陇南市武都区供电公司大岸庙供电所供电辖区的崇山峻岭间蜿蜒成生命的脉络。寒来暑往,尚伟的脚步,早已在这些线路沿线刻下深深浅浅的印记。每月雷打不动地巡检,为呵护员工安全,他总把最险的路段留给自己,巡线时无论发现什么问题,他都要当场处理,这是他一贯的工作作风。员工焦鹏记得,去年深秋,尚伟在巡检时发现独居老人王奶奶家电线老化,当晚就带着导线和工具来更换,临走时在老人桌头还放了两袋汤圆,语重心长地对王奶奶说:“保重身体,冬至吃这个暖和。”

  春节保电是供电所对群众不变的承诺。前年除夕,他身先士卒,把团圆让给员工,把值班留给自己,除夕之夜在值班室一直坚守到凌晨三点。晚上22时,妻子发来女儿画的“爸爸守护电路图”,稚嫩的笔触里,电线杆都长着笑脸。看着女儿的作品,尚伟的眼眶开始有些湿润。当零点的烟花在山村炸开,他嘴角露出会心的微笑,欣然提笔在抢修日志上写下富有诗意的句子:“万家灯火,就是共产党员的军功章。”

  花椒是当地群众的支柱产业,随着烤椒季的来临,他带上员工走村入户巡视线路、检查配电变压器、向群众宣传用电常识和错峰用电知识,了解用电负荷情况。这些藏在日常里的坚守,让大岸庙供电所连续三年保持台区线损率低于3%,更让山民们记住了那个随叫随到、用实际行动践行“白龙江畔电小二”承诺的尚所长。八海山的张大爷说:“每年花椒采摘季节,尚所长都来为我村检查烤椒机器。”

  洪水里的光明誓言

  2024年7月23日上午,一场暴雨袭击三河片区,雨越下越大。尚伟看着窗外如注的暴雨,心想椒农正在烤椒,电对他们多么重要,一旦停电,群众损失就大了。他立即召集员工,全副武装,严阵以待,对台区经理说:“眼下椒农正在烘干花椒,一旦停电,咱们的应急设备必须像上了膛的枪!随时应对,把群众损失争取降到最低点。”

  24日下午,三郭线主线路跳闸,两万多户瞬间陷入黑暗。“第一要务是送电!”尚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吼着钻进抢修小黄车,带领员工投入“战斗”。车过王沟口时,一块篮球大的落石砸在引擎盖,玻璃震出蛛网纹。他定了定神继续开!巡线保电的念头在他脑海里不断闪现。

  25日天刚亮,罗家山分支又跳闸了。洪水冲断道路,车辆无法行驶,尚伟索性带领员工扛起工具包,爬山涉水、翻山越岭徒步行走20多公里。他们踩着没脚踝的泥浆,艰难跋涉,查找故障。当罗家山第一盏灯亮起时,村民一片欢呼:“电来了,电来了,真没想到这么快就来电!”群众的呼声,是对他们最好的肯定。

  初心照亮来时路

  连续三天抗洪抢险,尚伟只在抢修车后座打了两个盹。有人劝他回所休息一下,他指着胸前的党员徽章说:“没事,作为一名军人,这点苦算不了什么!虽然脱了军装,但党员的本分不能丢。”

  在他们的抢修下,电力恢复了,三河片区的花椒香混着烘干机的热气飘满山谷,可尚伟还在走村串户,了解群众受灾情况。他从工装口袋里掏出笔记本,不断记录着群众的诉求。

  雨过天晴的傍晚,尚伟站在山坡上望着成片亮起的窗户,像看到了无数颗跳动的心脏—这些灯光里,有椒农丰收的喜悦,有学子夜读的专注,有老人安睡的安稳。从军营到供电所,他守着的从来不是冰冷的线路,而是山民们日子里的温暖,是万家灯火里藏着的,最踏实的幸福。

责任编辑:刘础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