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6-20 14:56
扎西达吉 巴桑次仁
初夏的夜晚,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泥土气息。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类乌齐县拉龙村的小路变得泥泞湿滑。
5月4日,晚上9点,国网昌都供电公司驻村工作队队长扎西达吉和队员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正在电脑前敲第二天的工作计划。
突然,窗外传来一声刺耳的急刹车声,紧接着是重物碰撞的巨响。扎西达吉心头一紧,大喊一声“出事了”,便和队员顺着声狂奔而去。转过弯路,一辆满载货物的大货车发生侧翻,车头严重变形,货物洒满一地。
扎西达吉迅速俯身查看伤者情况,发现主驾驶员额头有轻微擦伤,但腿部因撞击而无法移动,副驾驶位人员被挤压无法动弹,确认两人暂无生命危险后,他立即组织队员展开救援。为确保现场安全,他指派队员在路口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防止二次事故发生。随后,他敏捷地爬上侧翻的车头,徒手尝试撬开车门。经过几次用力拉扯,车门终于被成功打开。扎西达吉小心翼翼地钻进车内,一边轻声安抚司机的情绪,一边仔细检查他的伤势。在扎西达吉和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主驾驶员和副驾驶员被成功救出,脱离了险境。
高原的夜,气温骤降至零下。两名驾驶员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嘴唇发紫。扎西达吉转身对队员喊道,“回村拿被子、热水和吃的来”!
扎西达吉将棉被裹在他们身上,将热气腾腾的泡面递给瘫坐在路边的他们,“先暖暖身子,身体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不舒服一定要及时告诉我呀。”副驾驶员手微微颤抖接过碗,声音哽咽道,“谢谢,谢谢,没有什么大事,就是一些小擦伤,不影响,你们太好了。”扎西达吉拍了拍他的肩,“人没事就好。”
安抚完驾驶员的情绪,他又带着队员们清理散落在地的货物。并协助司机联系交警和保险公司对接定损和理赔事项。寒风中,几束手电筒的光束交织成网,照亮了司机眼底的泪光。
得知货车维修需要数日,扎西达吉毫不犹豫地邀请两位司机到村委会暂住几天,语气坚定而温暖,“我们有卫生员,今晚先给你们简单处理一下伤,明天我再带你们去县里做个全面检查,这几日你们安心养伤,其他的事情交给我们”。
队员们搀扶着两位司机缓缓走向村委会。
天色渐亮,事故路段排起长队,拉龙村驻村工作队轮流在现场协助交警同志维持交通、看守货物。扎西达吉也急忙将他们送去县医院检查,检查室里扎西达吉一遍一遍询问医生,“他们骨头没事吧,有没有其他隐形的伤。”从医生口中得知两位司机一切正常,只是皮外伤,扎西达吉松了一口气。
回村的路上驾驶员道不尽的感谢,下车后紧紧握住扎西达吉的手,眼中满是感激:“要不是你们及时赶到,这荒郊野岭的夜晚,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扎西达吉微微一笑,语气坚定而朴实,“驻村工作队就是为乡亲们‘兜底’的,这是我们的责任。”
这场意外,没有英雄式的壮举,只有一群普通人以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守望相助”的重量。寒夜里的一床棉被、一碗泡面、一盏警示灯,连同拉龙村党员干部额角的汗水,化作高原上最温暖的光,照亮了陌生人的归途。
责任编辑:于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