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4-28 14:36
——致敬青海高原大唐现场物资代保管工作者
马忠良
在青藏高原的苍茫群山中,凛冽的寒风裹挟着砂石呼啸而过,远处的雪山终年沉默地伫立。中国水利电力物资西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水物资西安公司”)在海拔3200米的青海海南现场物资代保管基地和海拔3800米的海西现场物资代保管基地上,一群身着米黄色工装的身影,正穿梭在成堆的钢筋、水泥和电气设备之间。他们不是开山架桥的工程师,也不是驰骋工地的建设者,但他们用责任与坚守,为大唐集团公司年度重点攻坚光伏项目筑起了一座隐形的“物资长城”。
缺氧不缺精神:与时间赛跑的“高原账房”
清晨6点,当第一缕阳光还未穿透云层,中水物资西安公司海南州项目部经理已踩着结霜的碎石路走向场区。尽管时间已经是阳春五月,海拔3200米的共和县低温天气仍属常态,零下5摄氏度的低温让登记簿上墨水凝成冰渣,他呵着白气搓热手指,在物资台账上一笔一划标注,这里每一颗螺丝钉的进出都要经过三次核对,确保账目精准。
平凡铸就伟大:高原上的“物资诗人”
在海西州都兰县海拔3800米的光伏厂区,这片连飞鸟都难以驻足的土地上,中水物资西安公司海西州项目部经理用匠心书写着独特的“高原哲学”:在夜幕降临时,夕阳余晖洒在一排排光伏板上,光彩夺目,像极了璀璨的银河;沙尘暴过后在登记簿夹缝里画上格桑花,是他最骄傲的“藏品”,光伏场站建成时的账簿——那上面凝结着数万件零差错流转物资的故事。
当光伏板在荒原铺成蓝色海洋,很少有人知道,那些在狂风中死死压住篷布的冻僵手指,那些深夜里巡视库区的手电光点,正是托起雪域奇迹的基石。五一劳动节的钟声里,让我们向这些高原物资的“守护神”致敬——他们用滚烫的初心,焐热了海拔3800米的春天;用平凡的坚守,在生命禁区谱写了新时代劳动者的壮美诗篇。
责任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