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人物

国网湖北超高压公司:高塔寻“琛”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3-12-18 17:33

黎金勇

  在崇山峻岭中,在铁塔线上,他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雪天一身冰。他就是高,“‘琛’意为珍宝,用在名字中意为珍宝贵重,是这样吗?”“是的,所以我也要像对待珍宝那样对待特高压线路。”12月11日,当问起名字的寓意时,国网湖北超高压公司宜昌运维分部输电运维三班副班长高笑答。而在管理高塔银线时,他是运用哪些“珍宝”手段,把特高压线路运维,当珍宝一样对待的呢?

勿以“恶”小而为之

  十年前,高琛入不久就参加了一次500千伏超高压临近电位作业——处理架空地线防振锤滑移缺陷。作为一个初次进行临近电位作业的新兵,既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作业,心里没有底,怕出丑让大伙笑话;兴奋的是自信地认为,经过多次培训在理论和操作合格后,终于能在大伙面前露一手、显示一下实力了。”
  到达地线支架后,高打好安全带和后备保护绳,正伸出一只脚准备往地线上,“你干啥?把脚收回去!”塔下的工作负责人王伟东突然猛地大喝一声。在高空中被吓了一跳的他出于本能,紧紧抓住塔材赶紧把脚收回去的同时,才意识到随身携带的地线接地棒还没挂上去,如果真的伸脚踩到地线上,可能就会被感应电击中,后果不堪设想。“现在想到那次作业的场景手心都会出汗。”
  第一次临近电位的“莽撞”经历,给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轻微的疏忽,可能就会对自己造成极大的危险和伤害。后来不论是带队开展带电作业还是自己塔进行带电作业,始终会记得转变视角,把自己当成是当时塔下的‘王伟东’,来审视下一步的行动是不是合理的,安全措施是不是做到位了,最大限度做到最后时刻站一站、再看一看、再想一想。”
  特别是现在带领新入职员工做事时,30多岁的高也开始变得“婆婆妈妈”,每到一个工序都要重复叮嘱一番。有人背后开玩笑“他就是一个复读机!”
高琛却坚定认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这里,‘恶’也就是安全生产中的小事和没有发现的隐患,或者说是即将发生的隐患,也只有做好了自身的安全,才能尽可能确保超特高压电网运维的安全,所以安全生产重在小,重在抓早,小就是安全生产无小事,把小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抓早就是早发现、早处理不让隐患扩大,尽早消灭隐患。”

只要手有“利器”,便可缚住“苍龙”

  2022年10月30日,在宜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湖北首次应用直升机吊篮带电作业,更换±800千伏祁韶直流Ι线3830号小号,第三个破损间隔棒握爪
  当天,高和同事身着屏蔽服,站在直升机下方40米长的绝缘绳吊篮中,向预定地点飞去。10分钟后,直升机平稳、精准、快速将吊篮运送到3830号受损间隔棒附近,高利用飞机悬停时间,快速修复了破损间隔棒的握爪
  此次直升机带电作业,有效节省5个多小时停电时间,检修效率提升85%。“这花费的时间,完全碾压传统作业花费的时间”高由衷惊叹利用新技术,给超特高压线路运维带来的便利。
  “随着特高压电网的形成,线路所处地形更加多样,‘微地形、微气象’等情况普遍存在,将来直升机带电作业用武之地更大”谈到直升机带电作业新技术应用时高琛说。
  前几年,高所在的带电作业班,经常会两三个小时的山,登上近百米铁塔,处理500千伏盘宜一、二或是新建±800千伏祁韶直流线路防振锤滑移、失效脱落等缺陷,这些高海拔山区防振锤出现的缺陷频率高、危害大,处理起来效率非常低下,影响了班组其他工作的正常开展,“设计出一种防滑又便于安装更换的新式防振锤”成了他处理缺陷时常常思考的问题。
  针对这一现象,分部于2020年开展了针对各类金具进行改进的创新课题研究。“这是个好机会”高立即和同事一道,通过研究设计出更加符合国家“双”目标的防振锤,成功实现了降低高海拔山区、超特高压输电线路架空地线防振锤滑移率的目标。“利用直升机对特高压进行带电作业,和这个防滑的科技创新‘利器’已经 缚住了‘苍龙’,特别是降低500千伏输电线路防护金具缺陷率成果,还成功在国际上发布,获得了第48届ICQCC国际质量管理小组大赛最高项金奖的成绩”高自豪地说。
  目前,该项成果在鄂西地区高海拔微气象区的杆塔上,也已经开始了部署应用,其防振锤滑移、失效脱落缺陷率明显下降。防振锤缺陷处置工作量也明显减少,确保坚强电网运行更加安全稳定。

线在跳、风在吹,抢险人在导线“飞”

  2018年初湖北地区出现大规模寒潮入侵。持续72个小时的冻雨,导致输电导线出现了严重的覆冰舞动,主多条500千伏输电线路受损,7条线路出现故障跳闸,并发生了倒塔断线,对电网结构稳定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接到命令后,作为共产党员服务队的抢险队员,高第一时间赶往位于江汉平原500千伏宜兴一、二回现场开展带电抢修。因导线长时间在风中像跳绳的甩绳一样摇动,连续几导线的间隔棒握爪出现了破损和松脱,间隔棒开始磨损导线,子导线之间也相互撞击。
  在-3℃左右的寒风中,铁塔上还积攒着覆冰,他和同事小心翼翼爬上铁塔,在同事的辅助下进入等电位工作。他迎着刺骨北风,在空中还有些摆动的导线上行走约2公里,对3导线多处即将脱落的间隔棒进行补装固定;为了抑制导线持续舞动,在间隔棒之间,还加装了数套防舞器。抢修从早上一直持续到下午四五点,七八个小时内水滴未进,“在当时抢修的状况下,不可能也没有条件吃喝东西”高回忆。在冬日高空“八面来风”的恶劣抢修条件下,在做好安全措施后,高“坐”在导线上处理完每一个间隔棒后,便站起身在导线上行走如飞,奔向下一个间隔棒,他只想着如何安全、快速“解决战斗。”
  夏天让人觉得厚重、闷热穿着有中暑风险的屏蔽服,完全无法抵挡住寒风的侵袭,“作业中除了拧扳手的双手是被冻得通红的外,身体其他地方都冻得僵硬,眼睛都要被风吹的冻住了的感觉、清鼻涕直流。”
  他克服了工具损坏的困难,身着结有冰渣的带电作业屏蔽服完成了当天抢修任务。由于及时加固了间隔棒,保障了500千伏宜兴一、二回的持续恢复供电,避免了其运行工况的进一步恶化。
  从事带电作业近十年来,高完成、特高压等单位带电作业120余次,累计达500余小时,确保了近8亿度三峡清洁能源的不间断外送,相当于每年为56万户家庭减少了2天的停电时间。

数字化潮流滚滚来 未来运维出彩

  “在线路运维方面,无人机巡检技术与缺陷AI智能识别技术相结合,可以发现绝大部分的线路缺陷隐患。”作为公司最早一批进行无人机学习的员工,凭借着较为丰富的无人机巡检经验。2019年,高作为无人机专家受邀编制国网设备部首部《无人机巡检影像拍摄指导手册》。同年,参与搭建“巡检影像人工智能识别样本库”。
  2020年至2022年,高多次配合中国电科院进行“巡检影像人工智能识别技术验证”,基本见证了缺陷识别AI算法的迭代升级、逐渐走向成熟应用的历程。“在未来线路运维中,人工需要更多的应该是凭借着自身的经验,对AI识别缺陷的一个复审,和对识别技术的升级进行技术验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减轻人工工作量的同时,更好提升输电线路运维效。”谈到未来特高压输电线路,面对数字化运维时高满眼期待道。
  在线路检修方面,当前已经涌现了一大批缺陷处理机器人技术。2023年11月15日,广州举办的“2023年电力智能巡检技术应用与创新发展大会”上, 一批数字化线路运设备,如导地线断股修补机器人、绝缘子零值检测机器人、带电作业螺栓紧固机器人、绝缘子清扫无人机装置等悉数登场,将逐渐实现未来消缺工作的人工替代。在减轻人员劳动量的同时,可有效避免人员作业风险,是未来特高压线路数字化运维发展的方向。
  “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应该热情拥抱数字化运维中的新技术,学习各类数字化运维检修手段,更好地开展特高压线路运维工作”面对数字化运维检修,高充满期待。

  责任编辑:吴苏灵

  校对:高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