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光储直柔”打造新型零碳电力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1-09-29 15:14

“光储直柔”打造新型零碳电力

——访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

国电力新闻网记者 邱燕超 

  “风电、光电是我国未来新型零碳电力系统的主力,能否有效消纳风电光电,决定了风电光电的发展进程。”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在接受《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并尽快建立支持光储柔直技术的政策体系。

  国电力报: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您认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突破口有哪些?

  江亿:能源转型是从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碳基能源系统,转为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零碳能源系统,进而带动终端用能方式彻底改变。从我国的资源分布来看,能源存在着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能源资源分布同消费分布脱节。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增加清洁能源发电比例是电力行业转型的重要方式,风电光电是我国未来新型零碳电力系统的主力。

  要发展大规模的风电光电仍需要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关键问题。其中,建立零碳电力系统必须面对的最大困难就是电力调节与消纳问题。而建筑实现灵活消纳可再生电力的关键是柔性用电,继而光储直柔建筑成为发展零碳能源的重要支柱。

  国电力报:伴随着技术的进步,您认为零碳电力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目前实现零碳电力还需要突破哪些技术难关?

  江亿: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建筑业规模不断扩大。与之相伴的是大量二氧化碳排放。零碳电力最理想的状态是以水电、风电、光电及生物质发电作为主要电源,以少量燃煤燃气电力作为补充,同时依靠碳捕集和贮存技术回收发电排放的二氧化碳,将其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技术分离出来,从而实现零碳电力。

  要发展零碳电力,可以通过全面电气化,减少这部分化石能源用量。实现零碳不存在技术、经济难题,真正的难题在于建筑运行带来的“间接排放”。

  建立新型电力系统最关键最核心的一步是实现灵活用电。将分布式储能利用在建筑上,让建筑不仅仅作为电力系统的单次消费者,而变成了生产、消费和储存调节三位一体的综合身份,从而协助消纳风电、光电,解决风光的间歇性、波动性问题。

  国电力报:您认为新型农村配电网建设如何与乡村振兴建设战略结合?

  江亿:我国城镇及农村建筑在助推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有着巨大潜力。城镇和农村的屋顶光伏应采用不同的发展模式,城镇自行消纳,农村剩余电力上网。

  低碳能源转型已是国家发展战略,建设新型农村配电网是发展大势所趋,要明确低碳能源转型方向,通过能源转型拉动乡村振兴建设。建设新型农村配电网将与乡村振兴建设战略紧密结合,未来将在农村开展“光储直柔”系统,充分开发利用农村各类闲置屋顶资源,发展光伏发电。

  农村的分布式直流微网要在技术、政策、文化各方面探索先行。首先仍需尽快建立相关设计标准,推动光储柔直建筑顺利推广。其次,尽快建立相关系列的低压直流配电产品标准,最后尽快建立相关系列的智能直流建筑电器产品,制定统一的接口标准。光储直柔建筑可以依靠零碳电力运行,是应对电力系统革命的重要技术变革。通过光储直柔方式,积极消纳风电光电,就可以出售可再生电力消纳责任,从市场获得经济回报。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