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武威供电孙逢江:让创新成为习惯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

让创新成为习惯

——记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2019年陇电工匠孙逢江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马巧莲 报道 “爱思考,勤钻研”是同事们对孙逢江的一致看法。作为国网武威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的配网运检专责,2008年参加工作以来,孙逢江先后从事过输电运维检修、生产管理、智能运检等多个专业。如今,他已经拥有3个实用新型专利,2个软件著作权,发表了10余篇论文,并于2019年荣获甘肃省电力公司“陇电工匠”。

  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孙逢江来到了国网武威供电公司工作。因为从小酷爱计算机技术,他一直喜欢用各种信息手段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是大家眼中的“创新达人”。2011年,还是输电运维员的孙逢江意外得知由于技术与系统等多方面原因,员工无法实时查询企业年金,他便主动和人力资源管理专责探讨,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从方便、快捷、便利出发,开发出一款简易的“企业年金查询系统”,为武威公司广大员工解决了信息查询难的问题。同年,该项创新成果荣获该公司QC创新三等奖,而这也真正开启了孙逢江的创新之路。

  长期以来,防外力破坏一直是困扰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难点问题,群众保护意识不强,违章施工、种植都是影响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肠梗阻”。2017年,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始大面积应用的背景下,孙逢江又打起了以自媒体做好防外力破坏的主意。最终,经过反复论证,孙逢江发现“用户+公众号+H5+红包”的形式对提升输电线路外破防治的范围和效率颇有成效。随即,他便制定方案、创建公众号、细化外破上报流程及奖励机制,并率先武威地区进行尝试。作为有效利用互联网思维改善传统生产工作模式的创新之举,该项工作不但减少了员工的工作量,而且使工作更加高效。据统计,当年武威公司利用自媒体平台发现外破事件16起,使外破故障下降了20%。

  随着电网的不断建设,近年来,武威公司负责运维的输电线路达到了2400多千米。然而这些线路大多分布在山区,受地形和气候影响,人工巡视周期长,速度慢、难度大。如果巡视不到位、不及时将会给电网设备带来极大隐患。为此,武威公司于2018年正式建立无人机巡检业务体系。当时,对智能运检颇有兴趣的孙逢江主动请缨。从筹划到实施,他事无巨细,第一批取得无人机驾驶员培训认证,并在半年内完成无人机巡检业务的新建,孙逢江也成为武威公司第一任无人机班班长。与此同时,他充分思考智能巡检的优势,结合工作编制《无人机体检报告》,开展无人机喷火除异物、无人机放线、无人机照明系统开发,为武威公司无人机智能巡检的多样化打下坚实基础。

  “好奇心重”是孙逢江对自己的评价。但正是这种“多问一句为什么的习惯”让他成为武威公司“创客联盟”的第一批成员。当下,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配网调度指挥信息沟通不畅、盲调现象突出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为此,武威公司创客联盟于2019年立项开展“配网营运智多星”研究。作为主创之一的孙逢江至今都记得项目历经5次内部评审,从“备选”到“首推”的艰难过程和每天加班到凌晨三点,发布脚本一遍一遍修改的日子。最终,在全体团队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配网营运智多星从1.2万个海选项目到取得1205/12000的参赛资格,从名列210/1205铜奖以上到成功拿到130/210的金奖角逐资格,并最终取得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五届青年创新创意大赛银奖,实现了武威公司在国网“青创”舞台上的“零突破”。

  据了解,“智多星”融通PMS2.0、GIS、用采等6大类业务系统数据,泛在互联人、车、物资等业务资源,完成互联网和服务网的两网合一,是一款让营配各节点作业人员都知晓各自工作内容的“AI”,对解决配网调度指挥信息沟通不畅、盲调现象突出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该项目已被甘肃省电力公司列为供电服务指挥系统的重要模块,后续将在全省推广应用。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工匠要吃得了苦,经得起磨砺,多问为什么,方能有所成绩。”正如孙逢江所言,创新的路上不会一帆风顺,更不会一蹴而就,但他却用满腔热情和敢想敢干的魄力抒写着一名普通供电员工的精彩人生。

孙逢江团队

 

责任编辑:张媛媛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