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4-07-22 14:46
陈坤洋
大唐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全面落实中国大唐关于科技创新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主线,积极履行科技创新主体责任,砥砺前行,不断取得科技创新新突破。2024年,荣获中国大唐科技创新先进单位。
健全管理机制激发活力,科创创新成果丰硕
围绕生产实际问题、重点工程建设和前瞻引领方向,打造“创新基金+科技项目”研发模式,以基金鼓励前瞻性探索,培育新技术、新方向;以项目支持重大技术问题攻关,实现出成果、出效益。应用柔性团队组织模式,转变以专业部门为协作单元的传统思维,跨专业抽调人员组建柔性团队,成员纵向受项目负责人领导,横向以专业部门协同配合,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供坚强支撑。鼓励创新,研发投入强度持续维持高位。创新成果显著,2023年申请发明专利16项,授权发明专利18项,主导编制IEC国际标准1项,参编国标1项,荣获中国电力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中国电力创新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荣获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贡献奖4项,其中2项为国资委加分项,获得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16项、专利发明奖4项。
深度融入国家攻关体系,积极承担国资委央企攻坚任务
策划申报中国钢研高端金属材料和中国移动5G等2项国资委创新LHT项目。牵头钢研总院、宝武特冶、大唐郓城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新材料应用技术攻关,拉动冶金、制造、安装、检验、运行等全产业链技术升级。与中国移动联合攻关新能源场站巡检效率低、作业难度高难题,研发基于5G技术的无人值守风电解决方案及智能巡检系统。策划申报国资委中央企业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工程,围绕630℃高效超超临界机组新材料及装备示范应用、碳监测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中试开发平台,开展2项示范工程申报。在推动自主核心技术攻关、拉动产业链技术升级、建设中试平台和开放创新应用场景方面做出贡献,也为集团公司持续争取国资委考核加分,实现保A争先,打下了良好基础。
聚焦集团公司“二次创业”新征程重大战略部署,推动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依托托克托大基地项目,牵头开展“特大型风光火热储一体化能源基地稳定送出和协同运行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关键技术研究。掌握了多能互补大基地安全稳定分析技术方法,解决了多能互补能源基地并网送出技术难题,相关涉网专题通过行业专家评审,得到了电网调度的认可,开发了风光火储一体化调度平台。研究成果支撑了广西河池、藏东南等能源大基地工程建设以及海南儋州海上风电等集团公司重大工程项目。承担高井热电CCS示范工程项目研发,研发的新型高效稳定吸收剂和深度优化设计工艺,确保碳捕集能耗降低达30%,为集团公司打通燃烧后碳捕集技术工艺路线、实现火电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技术保障。研发的智能工业控制系统集成技术(ICS)在托电顺利实施,实现了智能应用与多种国产DCS一体化集成,可搭载智能燃烧、智能脱硝等多种模块,加快推进了集团公司数字化转型步伐。承担郓城630℃国家电力示范项目,开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研究,对存量和增量机组安全性提升和降低全生命周期的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以研发平台为依托,将研发成果固化为保障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力
持续完善工信部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建设国内领先的模拟服役环境高温腐蚀性能试验装置,形成高温环境下金属材料性能测试评价和全寿命仿真评估的能力,为增量和存量机组延寿评估和新材料研发提供技术保障。承办科研总院源网荷储并网支撑研发平台,开展源网荷储并网支撑、规划配置、协同调度等方向攻关,支撑集团公司新能源并网难题攻克和多能互补能源基地高质量建设,协助集团公司开展“陕电入皖”“陕电入豫”“青桂直流”等产业规划落地方案研究。与怀柔国家实验室团队合作开展新能源制氢关键技术研究,建设电解制氢系统故障检测实验室,聚焦解决新能源波动电力和电解制氢系统的耦合问题。参与哈工大牵头的国家能源寒地新型电力系统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入选国家能源局“十四五”第一批“赛马争先”创新平台。
以人才为引擎,激活科技自立自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始终坚持以人才为引擎,发挥其对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性、支撑性、引领性作用。拥有正高级工程师32人、博士学历27人,博士学历和正高级工程师占比达28%。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集团公司青年科技拔尖人才、中国电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等集团、行业级及以上人才10余人。重视企业博士后培养,累计招收培养博士后11人。2023年依托工程硕博士培养计划,完成了5名工程硕博士的实践开题工作,并持续推进学生培养和项目实践;22名职工入库知名高校企业导师,1名职工入学清华大学攻读工程博士学位。
2024年,大唐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将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坚定信心,勇毅前行,坚定不移吃改革饭、走创新路、打发展牌,加快创新步伐、加大创新投入,力争在新赛道上培育领跑者和开拓者,在集团公司“二次创业”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
责任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