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10-20 17:27
中国能源新闻网讯(王月 韩玉明 聂琛恺 杨清保)“变灯!变灯!防爆无轨胶轮车要上‘一水平中部辅运大道’了。”10月9日,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布尔台煤矿车辆管理组组长贺小平指着井下红绿灯远程控制系统实时监控画面说。他也没想到,终于有一天,地面交通的车水马龙之景能被搬到深埋地底的煤层中。更让他感到欣喜的是,调度室电脑上轻轻一点,就能调用井下的红绿灯为特种车“换灯让道”。
“这是咱们公司自主研发投产的井下红绿灯精准远程操控系统。”贺小平介绍道,“有了远控系统,真能让矿井运输变天地!”布尔台煤矿属于水文地质中等类型的矿井,井田面积193平方公里,井下所有辅助运输路线总长约120千米。
以往,布尔台煤矿井下的红绿灯主要依赖红外传感器结合地感控制模式实现变换,虽能满足基本交通疏导需求,但易受车辆连续通过、传感器粉尘堵塞及其他电路故障影响,难以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运输状况。“以前,我们无法及时调整红绿灯,一旦遇上密集运输场景,本矿车辆很容易和特种车辆发生对顶,这一对顶就得长距离倒车,运输效率便会被拖后腿,说实话,我是真着急。”提起往日的运输状态,贺小平显得很无奈,“你看现在,井下正值工作面回撤,咱们地面控制人员通过查看特种车在井下的实时定位,再结合红绿灯远控系统,就能做到本矿来车和特种车‘擦肩而过’,保证运输畅通。运输网通了,生产自然顺了,咱们辅运人也能更放心了。”
“滴滴滴!红灯报警!”系统突然发出故障警报,孟凡胜紧盯生产管控平台实时监控,提起工具箱就要往外走。“42煤与22煤联络巷上口的红绿灯怎么突然三面红灯了,我得去看看是不是信号出了问题。”孟凡胜是布尔台煤矿智能运维队的一员,也是矿山数据班班长。他脚步匆匆,时刻不忘项目筹建时与大家齐心攻克过的种种难题:“矿山不会自己适配理论,我们技术人员就要搭好理论与实际间的桥梁。井下环境复杂,红绿灯电控箱的PLC程序要升级、4G环网信号要优化适配、数据要集成到生产管控平台,这些问题都没有现成的答案。”到达故障红绿灯处,他迅速检测瓦斯浓度,打开网络信号基站,专注地研究起来。“你猜我们光信号适配做了多久?几个钟头?几天?”他对笔者竖起两根手指,嘴角洋溢起朴实的笑容:“两周,整整两周!”在井下,所有看似简单的问题都需要用谨慎的态度、丰富的知识和加倍的付出来解决。
车队调度室里,红绿灯远距离控制系统调试正常,车队调度员任广乐轻点鼠标,远程操控红绿灯,提前变换红灯阻挡本矿车辆,为特种车创造足够通行时间。在如今的布尔台煤矿,足不出户完成运输路线调配已经是“日常标配”。“调度室里现在可以掌握红绿灯实时状态,再结合各交叉路口的监控画面,就能让指挥不盲目,通行有效率,我想这就是咱们公司所说的智能化矿井具象化吧!”任广乐的眼睛一遍遍扫过远控系统,轻快地说着。
井下红绿灯远程操控系统升级,不仅让辅助运输一路畅行,更为紧急救援亮起“一路绿灯”。以距离井口最远的综采二队12202工作面为例,到井口需经过26处红绿灯,在新系统加持下,应急救援时间能减少18分钟左右。这18分钟,是救援的黄金时间,更是布尔台煤矿对安全生产的实干承诺。“我们会进一步掌握救援绿灯的使用方法,不断磨合,不断提升,让布尔台煤矿走在运输效率的前列,走在运输智能化的前列,更走在运输安全的前列。”贺小平说道。
责任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