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科技装备

浙江华电研究院:筑牢储能入网检测防线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10-16 14:48

  中国能源新闻网讯刘志凯 邵敏敏 张锋)10月12日,在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华电研究”)储能检测实验室内,检测工程师刘志凯正专注开展电化学储能设备入网前全项检测。从-30摄氏度至55摄氏度的极端环境测试,到毫秒级功率响应验证,每一组数据的精准采集都关乎储能系统与电网协同运行的安全稳定,这正是院严守储能入网关口的真实写照。

  作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直属二级单位,浙江华电研究院自2011年获批成为国家电网系统首家国家质检中心以来,持续深耕检测领域,现已建成76个专业检测实验室,拥有CNAS、CMA、CAL及产品认证等国家级检测资质,并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推进,院以精准检测技术为支撑,构建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为储能系统安全并网、高效运行筑起坚实屏障。

  围绕国家及浙江省关于“提升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涉网能力”工作部署,浙江华电研究院立足储能产业安全发展“质量守门人”定位,精准对标GB/T 36548《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测试规程》等最新国家和行业标准,全面升级检测能力,累计已完成超过20座储能电站检测任务。在杭州萧山储能电池实验室,体系化配备了-40摄氏度至150摄氏度环境模拟舱、10吨级挤压测试设备等先进设施,可开展电性能、环境适应性、安全性能等五大类数十项核心检测。针对电化学储能系统故障高发问题,实验室重点强化热失控试验,有效保障储能电站电池本体安全;同时通过盐雾720小时测试、抗震性能验证等严苛试验,全面评估电池环境适应性与安全水平。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对储能并网提出的更高要求,华电院构建了全维度涉网性能检测体系,以“响应时间≤500毫秒、充放电切换时间≤500毫秒”等关键指标为依据,全面检验设备毫秒级功率支撑能力,显著提升电网抗冲击韧性和运行稳定性。

  作为国家电网系统首家省级国家质检中心,浙江华电研究院在扎实履行核心生产检测任务的同时,将科技研发置于发展战略核心位置。该院正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在检测领域的应用,携手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宇树科技共同申报国家级具身智能中试基地,着力突破智能检测领域技术瓶颈,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为电网检测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检测不是终点,而是质量提升的起点。”院能源低碳研究所负责人应光耀表示,该院建立“检测—分析优化”闭环服务模式,将检测数据转化为设备改进方案,已累计完成百余台(套)储能设备入网检测,覆盖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铅酸电池等多种技术类型,检测通过率从初期的78%提升至92%,服务的储能项目均实现安全稳定运行,浙江华电研究院正以专业严谨的检测服务,持续筑牢储能安全基石,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责任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