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科技装备

国网甘肃电力公司:智能温室结出“电力赋能”丰收果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9-16 17:17

  中国能源新闻网讯(李春莲)“系统实时反馈环境数据,我们据此调整参数,确保植株始终处于最佳状态。”9月9日,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的戈壁滩上,景泰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设施农业示范种植基地(番茄森林)内,水肥环控工程师孙彦刚向前来巡视的国网甘肃白银供电公司台区经理解释着智能温室的运行逻辑。
  这座占地8.1万平方米的巨型智能玻璃温室,自今年2月建成投产、3月9日完成消杀定植以来,仅用两个多月时间,首批高品质串收番茄便成功上市,刷新了戈壁农业的“生长速度”。如今,走进温室,传统农耕场景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密布的“数字神经”—荷兰顶尖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如同“智慧大脑”,通过遍布温室的精密探头,实时捕捉每寸空间的温度、湿度、光照、风向变化;孙彦刚和团队在后台“云控制中心”,就能精准调配“温光水气肥”,让每一株串收番茄品种都在最优环境中茁壮成长。
  得益于环境全要素的智能化管控,这里不仅实现了病虫害智能预警,更让番茄产量跃升至普通大棚的七八倍,果实品质始终稳定,口感软糯香甜,甜度普遍达到10.0以上,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而这一切高产与优质的背后,离不开电力的全链条支撑。
  在种植端,温室大棚需依靠电力维持恒温,为番茄生长提供稳定环境;滴灌系统由电力驱动运转,实现精准灌溉,正是这可靠的电力保障,支撑起“每7天一茬”的高频丰收节奏。到了销售端,电力的作用同样关键—仓储车间、冷藏设备必须24小时持续供电,才能锁住番茄新鲜度,确保它们顺利发往西安、上海、金华等地的商超货架,端上消费者餐桌。
  早在大棚建设初期,国网甘肃电力就主动对接需求,提前规划供电线路、配套变压器,从源头保障大棚及附属设施“通电即能用”。进入丰收季,供电保障再加码,公司创新推出“定期巡检+应急响应”机制,每月安排专人排查大棚供电线路、温控设备电路,全面梳理老化、负荷过高等潜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同时组建应急队伍,确保一旦出现电力问题,能第一时间响应抢修,全力守护戈壁滩上的“丰收希望”。
  近年来,随着乡村特色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国网甘肃电力持续发挥电力先行官的作用,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电力服务。除此之外,国网甘肃电力还围绕降低客户用电成本,加大业扩配套电网工程投资力度,对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业低压接入全面提供“三零”服务,即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对大中型企业提供“三省”服务,即省力、省时、省钱,对接入受限项目实行先接入后改造。持续推进“供电+能效服务”,主动跟踪客户用能情况,借助能效账单、综合能效诊断报告等服务产品协助企业开展能效分析诊断,提供节能咨询服务。
  下一步,国网甘肃电力还将继续深入贯彻“乡村振兴,电力先行”的理念,依托“村网共建”持续推进供电服务便民措施,打造网格化便民服务圈,满足种植户用电业务需求,不断提升供电服务水平,为种植户提供常态化电力跟踪服务,用实际行动全力保障种植户安全稳定用电,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坚强可靠的供电保障。  

责任编辑:刘础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