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科技装备

南方电网云南玉溪供电局:“智慧盔甲”上线 科技赋能筑牢电力安全网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7-16 14:53

刘浏莎 张富

  在云南这片土地上,山脉层叠如浪,峡谷幽深险峻,88.6%的山地比例造就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却也成为通信覆盖的天然障碍。电力员工在开展巡线、抢修工作中,面临“进山如断线”的困境。7月8日南方电网云南玉溪供电局引入搭载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智能安全帽,为穿梭于“无信号之地”的电力守护者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深山巡线有“天眼”,定位筑牢安全防线

  此款智能安全帽的核心利器在于北斗卫星定位功能即使在完全没有手机信号的偏远山区,也能持续将佩戴者的精确位置信息,以秒级频率回传至供电局内部指挥系统,并在卫星地图上动态更新。指挥中心的大屏上,每个佩戴安全帽的员工都化身为一颗清晰的移动光点,行踪实时可见

  “以前进哀牢山巡线,特别是信号盲区,心里总绷着根弦,怕出意外联系不上。现在戴上这帽子,指挥部能随时知道我在哪,就像多了双‘天眼’看着,心里踏实多了!有着20年巡线经验的老员工黄小东感叹道

  灾害救援精准定位,为抢修者系上“数字生命线”

  面对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安全帽的北斗定位功能成为应急救援的关键支撑系统可实时回传抢修人员位置信息至应急指挥中心,结合卫星地图实现三维可视化调度成为后方指挥中心掌握一线人员动态、实施快速有效救援调度的“生命线”。

  玉溪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线路运行专责张海虎介绍“在灾害现场,环境复杂且瞬息万变,快速掌握所有抢修人员的精确位置是高效指挥和紧急救援的关键。智能安全帽提供的实时定位,让指挥部能第一时间了解人员分布,科学调度力量,并在险情突发时迅速锁定受困者位置,为抢险救援装上‘千里眼’和‘顺风耳’。”

  500米“近场对讲”山区协作效率倍增

  智能安全帽内置“近场通讯”模块,可在方圆500米范围内实现无网络环境下的清晰对讲。这一功能彻底解决了山区复杂地形中,队员间因视线、距离阻隔导致的沟通难题,显著提升了巡线、抢修作业中的团队协作效率。

  “山这边到山那边,喊破嗓子也听不清。现在好了,隔着山脊、树林,轻轻一按就能对话。布置任务、互相提醒危险点,效率和安全系数都大大提高,尤其在抢修争分夺秒的时候,太关键了。”玉溪供电局应急特勤队人员易崇瑞说道。

  赋能护线”监督,筑牢外协施工安全防线

  “护线是指供电局委托负责现场监督吊车等施工机械设备与线路安全距离的外协人员对于护线的履职监督智能安全帽的定位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系统可实时掌握复线员是否在岗履职,确保关键风险点有人监控,有效压实了现场安全监督责任。

  “我们常在田间地头盯着施工机械设备作业,以前有没有到位全凭自觉。现在戴这个安全帽供电局随时知道我在岗位上认真看着呢,提醒吊车司机注意安全距离也更理直气壮了对自己是约束,更是保护。护线黄福说道

  科技为矛,穿透群山阻隔;北斗为眼,守望银线安全。玉溪供电局智能安全帽的启用,是科技赋能山区电网运维的生动实践为电力守护者守护万家灯火编织了一张坚实可靠的“智能安全网”。

  责任编辑:刘础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