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科技装备

华为公司:以智能光风储发电机解决方案推动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4-15 09:00

穆述

  2025年,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也要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立足光伏行业,收官之年,如何继往开来?
  在近日召开的“2025智能光伏设计研讨会”上,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在演讲中指出,国家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能源转型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方向始终如一,能源和电力需求增加对于新能源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能源转型需从以提升新能源装机和电量渗透率转为“支撑”新能源占比逐步提升的系统性转型。
  如何抓住光储融合新机遇
  商业、技术叠加政策因素,正驱动着光伏行业的快速增长,光伏正在加速成为主力能源。如何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中,实现“支撑”新能源占比逐步提升,首先要解决的是高比例新能源并网、保障储能安全、降低光伏电站运维难度三大难题。

华为数字能源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方良周。 

  在“2025智能光伏设计研讨会”上,华为数字能源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方良周表示:“未来解决高比例新能源、储能安全、光伏电站的运维难度指数级提升等挑战有三个主要方向。首先,采用构网型储能提升新能源消纳比例;其次,从设计、选型、生产、制造、测试、交付等角度端到端考虑储能安全;第三,采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全面升级改造光伏系统运营管理。”

华为数字能源电站智能光伏业务总裁张兴中。

  “为应对上述行业难题,华为智能光伏围绕‘光储用网云’打造智能光风储发电机解决方案,通过持续创新打造解决方案竞争力,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并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华为数字能源电站智能光伏业务总裁张兴中介绍。
  更优适配新型电力系统发展
  华为智能光伏围绕“光储用网云”推出了智能光风储发电机解决方案,通过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智能光伏与储能控制器、智能电站控制器和能量管理系统融合构网算法与基于智能化的SaaS服务,让光伏电站“发得多”“送得完”“控得稳”。
  具体而言,华为将在生命周期经济、全场景构网、全架构安全、全链路智能四个维度,通过持续技术创新为客户创造价值。
  全生命周期经济,一是依托于华为旗舰300千瓦组串式逆变器,该产品上市两年多以来,以其高发电效率、智能化水平与可靠性,经受住了各种严苛环境的考验,获得了全球客户的信赖,成为全球首款累计出货超过200吉瓦的逆变器;二是依托最新上市的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平台,实现一套方案适配多种储能业务需求,可灵活参与各类电网辅助服务,并支持全生命周期平滑演进。
  全场景构网,华为认为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升,构网型技术将在源网荷储全场景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华为一直引领构网型储能技术的创新与规模应用,覆盖了从强化到弱网、从并网到离网、从光伏到风电等多种场景的验证。2024年7月,华为召开了高规格的技术鉴定会,邀请了多位院士、专家对华为的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技术体系进行了技术鉴定与评估。鉴定意见认为该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水平,以及新能源并网消纳的能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西藏阿里某电站,由于处于电网末端,属于弱网环境,送出能力受限。在6兆瓦/24兆瓦时构网型储能的加持下,送出能力从1.5兆瓦提升到12兆瓦,发电能力提升1.75倍,收益显著。
  运用全架构安全能力,华为打造了360°度全面防护的光储解决方案。以光伏解决方案为例,华为300千瓦逆变器在行业首先推出了智能三重安全防护功能,包含获得专利的智能组串式分断技术、智能端子检测技术与MPPT级绝缘诊断技术。在储能方面,华为推出了“从电芯到电网”的全面安全防护体系。从电芯到电网,通过层层技术手段的加持,保障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储能设备独有的包级正压阻氧与定向排烟技术,将储能安全从柜级提升到包级。2024年12月,在TUV莱茵的见证下,验证了在UL9540A基础下,包级热失控只冒烟,不扩散,不伤人,并获得了TUV莱茵颁发的业界首张最高等级安全认证证书。
  全链路智能,是指华为致力于让清洁能源大基地电站“规建维营”全生命周期进入“自动驾驶”时代。以运维阶段为例,华为将AI算法植入运维系统,通过数字化技术让光伏电站可视可管,助力电站PR提升。
  适用于不同场景的成功实践
  让光伏电站完成从跟随电网到增强电网的升级,让绿电从“垃圾电”变身成有强惯量支撑的“电力银行”,技术突破绝非一日之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能源局、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新疆电力科学研究院、华润电力和华为数字能源的共同合作下,新疆哈密华润咸水泉电站25兆瓦/100兆瓦时构网型储能项目完成了全球首个百兆瓦时级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高低电压扰动、相角跳变、低频振荡、阻尼性能、跟/构网模式切换等测试,有效验证了全球首个电站级规模化构网型储能稳定运行及暂稳态支撑能力。
  这种“实战化”的研发模式,让技术创新不再停留在实验室,而是扎根产业一线需求。
  有了项目实证数据,随后以储能构网技术“支撑”新能源占比逐步提升的项目,在全球各地陆续落地开花。
  坐落于沙特红海的全球首个GW级Grid Forming光储电站——沙特红海新城光储微网电站项目,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光储微网电站,电网规模达到了1.3吉瓦时。华为通过智能光风储发电机解决方案,在中东红海实现100%光储构网,让未来100%新能源供电成为可能。
  在山东省东营市东部开放海域,全球最大的开放式海上光伏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分公司HG14百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2025年11月首批光伏发电单元已经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采用了3000余台华为300千瓦逆变器,为项目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海域综合利用价值,为我国乃至全球的海上光伏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从沙漠到海上,华为用硬核科技证明:新能源并网的世界级难题,终将被数字基因+电力电子的创新组合破解。

  责任编辑:于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