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科技装备

井下也能“叫滴滴”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4-15 09:00

高睿晗 肖璐

  4月6日清晨6点,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石圪台煤矿井下巷道里,接到抢修故障车辆任务的车队邢志忠掏出手机在屏幕上滑动,登录“石圪台矿智慧辅助运输系统”,界面地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31煤辅运大巷”“31211回风顺槽”这些熟悉的地名。

  邢志忠标记好所在地和目的地,点击了“立即用车”。屏幕上立即显示“已提交用车申请,预计到达时间3分钟”,邢志忠露出了安心的笑容,“嘿,这东西真行,搁以前,这个点等车至少得半小时。现在咱井下也能叫上‘滴滴打车’了。”

手机端显示智慧辅助运输系统用车单。

  石圪台煤矿井田面积约为65平方公里,像一张错综复杂的蛛网,井下作业区域分散、零星作业点多,车辆需求量大。

  以往有人需要用车时,得先打电话到调度室,调度室人员通过定位查看用车人员附近是否有空闲车辆,如果附近有车还算幸运,调度人员可以联系司机去接人,如果附近没有空闲车辆,就需要从地面派车,时间都在等待中白白流走了。

  石圪台煤矿在3月下旬,正式启用“智慧辅助运输系统”,井下员工及区队可以使用手机实时查看附近车辆信息,并在系统中提报用车需求。平台自动生成派车单并推送给附近的司机,司机根据提报的位置前往接送人员。

调度室屏幕显示订单运行情况。

  调度室里,大屏幕实时显示着今日订单数和当前进行中的订单数,订单类型分布有人员运输、物料运输和混合运输等,还能实时监控车辆状态和智能数据分析,提早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井下交通安全。

  以前总是电话接打不停的车队运行一班彭明友盯着屏幕乐呵着说:“你看,这辆车刚从31106工作面出来,正好可以去接31煤中央变电所接机电一队的,都不需要咱们再派车了!”重车入井,空车升井的情况基本消失了,车辆利用率大大提升,调度工作变得简单高效,井下运输呈现出井井有条的景象。

  这套系统的研发之路充满挑战,绝非坦途。定位纠偏、大数据处理和智能调度是拦路虎。矿井工作人员和研发团队多次现场测试发现,井下基站间距50~100米,信号盲点频现,人站在中间时,定位信号在基站间来回跳跃,导致旧系统定位模糊,人车位置飘忽不定。更棘手的是,井下定位系统每秒产生数百条数据,旧系统处理能力低下,响应迟缓。为攻克这些难题,“智慧辅助运输系统”引入地图匹配与轨迹纠偏技术提升定位精度,采用时空大数据算法优化数据处理。通过反复验证信号效果,前后迭代数十版,历经数月,终于将系统从“模糊迟钝”升级为“精准高效”。

车队司机根据提报位置接送乘客。

  石圪台煤矿机电办公室辅助运输主管袁帅参与了研发过程,他深谙井下辅助运输管理的痛点。每次测试,他都要和司机配合一个个乘车点来回跑,来反复验证派单逻辑是否贴合实际需求,让这套系统真正落地,可以根据车辆状态、区队匹配、承载人数等条件,智能生成最优用车方案,为井下运输注入智慧与效率。

  幽暗的巷道里,运输车辆纵横交错地来回穿梭。邢志忠结束夜班准备升井时,手机显示他本月累计叫车37次,平均等待时间4.2分钟。这个曾经需要裹着棉大衣在冷风里等车的汉子,现在会笑着和新工人说:“咱井下的滴滴,比地上的还靠谱。”

  责任编辑:于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