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4-01 15:41
华轩
3月21日,在深圳举行的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5上,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副总裁许超宣布,华为将携手伙伴,践行以客户为中心进行价值创造,沿客户数智化进程分工协同,围绕行业场景共建能力,持续投入追求合作有序,共筑以客户为中心的“伙伴+华为”体系,与客户共同跨越数智鸿沟,携手共赢AI新时代!
“众”聚万千伙伴,“智”成千行万业,“有”信同路同行,“为”赢智能时代。以客户为中心的“伙伴+华为”体系,AI潮头勇为先,大有所为正当时!
这一政策发布恰逢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关键期。华为与伙伴一起深入场景理解客户需求,陆续研发成功了新能源集控、智慧电厂、电力大数据、网络安全等多个场景化解决方案,创新成果集中爆发。一个个亮眼的数据背后,折射出华为与合作伙伴如何通过深度协同助力破解电力行业“双碳”转型难题。
合作实践:电力行业标杆伙伴的创新图谱
华为中国区电力系统部总经理李继光指出,锚定“双碳”目标的大背景,华为携手产业公司、集成商和伙伴聚焦突破制约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在擅长的领域为场景找技术。
在广东粤电滨海湾智慧电厂、华电乌鲁木齐新能源数字维检中心、大唐蒙西托克托200万千瓦风光集控中心、四川德阳全光智慧变电站,一个个项目案例已经成为业界标杆。
“岳能科技与华为的合作以‘技术+场景创新’破局。”北京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子刚强调。2020年,岳能科技与华为携手启动“鲲鹏赋能,智慧升级”合作。在广东能源“自主创新海陆一体新能源集控中心”项目中,鲲鹏算力平台与岳能全景数智平台深度融合,实现1300余台风电机组、光伏逆变器的秒级数据采集与AI故障诊断,运维效率提升10%,人力成本降低20%。
北京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子刚。
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勉表示:“我们和华为的合作可以用战略引领、技术融合、合作共建三个关键词来概括。这些年,从战略合作到项目落地,再到市场拓展,可以说是全方位深度协同。核心是技术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协同,形成联合研发、联合交付、联合推广的合作模式。”
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
目前,朗坤智慧的所有工业互联网、数智化应用等部署,全部采用华为云的技术架构,通过其高效稳定的云计算平台实现服务能力的全域覆盖与对外输出。双方的合作还走出了国门。
广东粤电滨海湾智慧电厂项目就是双方合作的典范。朗坤智慧搭建的三维数字孪生系统,及围绕六大工业场景(如智慧运维、智慧安全等)的数智应用,赋能该电厂一号、二号、三号机组顺利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连续试运行及后续的生产经营。该项目不仅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能源优化,还开创了国内首个基于全栈数字平台的智慧电厂模式。
山东梅格彤天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徐晓梅自豪地介绍:“近两年,梅格彤天已经成为华为出海战略的核心伙伴。”自2018年,从山东电网的代理商到带领研发团队结合华为提出的云、管、边、端的架构深耕配电物联网,山东梅格彤天从华为优选级解决方案伙伴一步步升级为领先级解决方案伙伴。
山东梅格彤天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晓梅。
梅格彤天结合华为的5G切片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在分布式光伏的接入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在电网调度侧10千伏接入场景中,率先把华为的502网关引入电网,并和华为研发一起开发了分布式光伏多功能集成网关,实现了电网对分布式光伏及自备电场等的群调群控;在低压0.4千伏侧,和华为一起以共同开发迭代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成为核心网关设备,双方还联合开发了基于海思方案的双模单网HPLC为通信手段,结合梅格自研的协议转换器和接口适配器,实现了分布式光伏场站在0.4千伏侧的批量接入,具有可观、可测、可调、可控、可计量、可结算的光伏“六可”能力。
华为联合梅格彤天对分布式储能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了二次研发,推出的“华为首个智能组串式储能样板项目”,赢得了中国华电、中国华能、国家能源集团、大唐发电、中建联及国华能源等客户的高度认可。
据北京金风慧能技术有限公司数字化总工程师左德华介绍:当前,新能源行业所面临的运维成本高、故障响应不及时等痛点,金风慧能与华为共同制定了针对性解决方案。通过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检测和故障预测,运维人员可提前安排检修计划,规避突发故障对电力供应的影响,降低运维成本。同时,双方共同定制的场景化解决方案,优化了电力系统的调度策略,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北京金风慧能技术有限公司数字化总工程师左德华。
四川科佰硕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少杰表示:“华为的合作伙伴政策构建了全方位的能力提升体系,其多维度的赋能机制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从专项资源配给到全流程管理支持,华为通过系统性政策设计,真正实现与伙伴的共生共荣。”
四川科佰硕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未来图景:合作协同的三大演进方向
数智化浪潮下,电力行业正经历从“设备级创新”到“系统级标准”的跃迁。
根据华为的规划,升级后的合作协同将向三大方向演进。技术融合纵深:2025年将建成10个联合创新实验室,重点突破电力大模型多模态应用。市场开拓突破:依托华为全球渠道体系,推动伙伴解决方案出海东南亚、中东新能源市场。合作价值重构:通过“智慧能源自主创新联盟”建立行业标准,培育30家过十亿级伙伴企业。
这一战略布局精准契合华为电力商业伙伴在电力数字化领域的核心诉求,充分彰显了双方在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层面的协同效应。
许勉指出:“朗坤智慧和华为在合作建设方面的合作早已超越了单个项目,开始向产业合作纵深发展。我们和华为以及其他三十多家头部企业共建的能源行业自主创新解决方案联合实验基地,已经成为一个集技术验证、方案孵化、人才培训于一体的创新平台。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六大领域技术适配,关键技术实现主动创新,核心产品安全可靠,构建起“全栈式、全过程、全方位”的可靠的联合体系。未来我们会继续深化在数字孪生、行业大模型领域的合作。”
“目前,我们已启动三层次的协同体系。”赵子刚介绍道。在技术验证层,大唐蒙西托克托200万千瓦国家首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国家首个利用既有火电通道打捆外送新能源多能互补项目,依托华为在数字能源、云计算、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与岳能科技新能源全景数智平台深度融合,打造创新性的多能互补模式与智慧化运营一体化解决方案。在产学研协同层,联合某国内顶尖高校,基于昇腾AI的DeepSeek大模型,正在某电网公司部署实现,加速大模型场景化落地。在产业联盟层,借助华为的行业影响力,与各大发电集团及行业伙伴携手,共同拓展新能源数字化边界。将“平台创新”升维为“系统标准”,期间已有相关行业标准发布实施。
“我们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能够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加规范、可靠的技术支持,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北京金风慧能技术有限公司软件总工程师左德华介绍,在智能运维技术规范等方面,金风慧能已经与相关标准制定机构进行了深入沟通和合作,推动成果纳入行业标准体系。
通过“伙伴+华为”体系,华为将底层技术灌溉与行业实践结合,推动合作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重构”。这场以数智化为核心的合作革命,不仅助力中国电力企业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更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树立了跨界融合的新范式。
责任编辑:于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