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科技装备

华电科工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创新型平台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1-23 15:28

卜海霞

  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新一轮科技革命风驰电掣,能源变革起势磅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华电科工牢记“国之大者”,铿锵而行,扛鼎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过去一年,华电科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践行公司“2345”发展战略,以创新之策破难题,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务实之举促发展,各项工作稳中向好、快中提质;以争先之志拼经营,“一利五率”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最终,交出了一份科技创新硕果累累、深化改革成绩斐然的高分答卷。

  擦亮创新底色,提升原创技术供给能力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华电科工把科技创新摆在企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始终以提升原创技术供给能力为己任。从联合主导2项ISO标准正式发布,到荣膺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从首次在美国、欧盟等7个国家或地区实现发明专利重大突破,到豫北15公里超长距离圆管带式输送机获“世界之最科技成果”认定,华电科工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

  坚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华电科工持续优化“五位一体”科技创新体系。聘请国工程院院士等知名学者33人,组成科技创新专业委员会,统筹策划重大研究方向,有效发挥“智库”“外脑”作用。布局高水平研发平台,与哈工大共建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华电分室,与华北电力大学联合成立“高效清洁智能发电联合研究院”并组建火力、新能源两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分中心;推动“华电—摩洛哥绿色能源与先进材料工程技术中心”等海外联合研究中心合作项目建设行业首个功率最大的2.5MWPEM电解槽测试平台、全国首个4MWH多场景熔盐储热试验平台正式启用;6个首批公司级试验平台成立运行,获批北京市“源荷协同新型电力装备共性技术平台”。

  坚持激发创新动能。胸怀“国之大者”,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025”“一条龙”等重大科技项目,23项成果获行业及华电集团科技奖励新型岸桥和链斗卸船机入选工信部首台套装备,节能低碳散料输送技术入选国家重点推广低碳技术,生物质干湿耦合厌氧发酵技术入选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产品。

  华电科工始终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展现科工担当。

  深耕战新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跃迁升级

  锚定“双碳”目标,国能源绿色转型步伐加快,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含“绿”量持续提升,新兴产业正成为支柱产业。华电科工因时而变,以氢能、生物质能、储能为突破口,重点布局九大战新产业,统筹推进战新产业“五大行动”。

  在新能源建设领域,从海拔4800米的雪域高原,到一望无垠、黄沙赤土的荒凉戈壁,从坡度陡峻、沟谷幽深的南方山地,到滴水成冰、白雪皑皑的松嫩平原,华电科工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2024年已并网和具备并网条件的项目容量317.4万千瓦。参与建设的新疆木垒、华电北疆、青海德令哈、国能大丰等多个项目获评2024年度“国电力优质工程奖”,5个项目荣获华电集团2024年度“新能源项目精品工程奖”。

达茂旗20万千瓦新能源制氢工程示范项目。

  逐梦氢能,勇者争先。1月3日,华电科工500Nm3/h PEM电解槽、3300Nm3/h碱性电解槽产品下线,在大标方电解槽领域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此前,由他们承建的国内首台套单堆兆瓦级PEM电解水制氢装置,全国最大规模风电离网制氢示范项目已分别在青海德令哈、辽宁铁岭、内蒙古达茂旗实现商业运行。如今,华电科工已成为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核心材料原创技术策源地。

  产业升级,焕新启元。在煤电低碳化改造领域,华电科工掌握了生物质干湿耦合厌氧发酵、热解气化、生物质沼气制绿氢、生物质沼气制绿甲醇等核心技术,生物质掺烧技术在襄阳二期电厂示范应用。华科生物质能入选国资委第二批“启航企业”,真正实现绿色减碳与经济利益双生双赢。此外,储能、CCUS、海上风电运维、氢氨醇一体化等领域成果也全面开花,硕果累累……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华电科工立于产业创新之巅,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努力打造公司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河北华电丰宁生物质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持续推进改革,完善央企现代公司治理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2024年,华电科工深入落实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部署要求,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全力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年度40项改革任务全部按期完成,年度台账完成率均达到100%,获评国资委“科改行动”的“标杆企业”。

  攻坚锐旅扬鞭,一流建设矢志在肩。高质量、高标准、穿透式推动完善治理机制、规范公司运作、外部董事队伍建设、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等重点工作初见成效,华电科工法人治理水平全面提升。以“三重一大”决策规定为总纲、授权事项清单为框架、各议事规则为支撑,构成了“1+N”决策制度体系,重塑企业管理格局。建立健全公司ESG管理体系,发布首份ESG报告,关爱能源获国际ESG五星级认证,多项品牌入选中央企业海外ESG十佳案例、电力行业品牌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聚焦价值导向,中长期激励加快推进。股权激励、岗位分红、员工持股、超额利润分享和跟投等“3+2”中长期激励政策全面落地实施,推动中长期激励提质扩面,累计激励909人。同时,优化职业发展通道,推动实施绩效考核、职业发展“两个重构”,打破岗位壁垒;推动人岗适配,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及员工市场化退出等改革措施;灵活采用柔性引才、“揭榜挂帅”等机制在更大范围内选贤举能,建立“作风优良、精干高效”的职能管理团队。

  “万里征程阔,扬帆破浪行。”华电科工在完善央企现代公司治理的道路上勇毅开拓,向着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企业的目标更进一步。

  坚持党建引领,强“根”固“魂”筑牢思想工作

  办好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也在党。坚持党建引领,华电科工深入推进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筑牢国有企业的“根”和“魂”。

  聚焦打造“5471”党建工作新格局,深化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健全各层级政治理论学习机制,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拓展思想政治工作“五链”模式。2024年,公司党委理论文章在《学习时报》等媒体刊发,研究课题获中央企业党建政研优秀成果一等奖,“情绪看板”典型做法获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报道。公司获评首都文明单位。

  理论学习的同时,华电科工十分重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持续巩固“四力四推”党建工程,以一流党建引领保障一流企业建设,选树63个党员先锋队书记领衔重点项目。提升境外党建质量,“三学五基”工作获新华社、驻外使领馆党委充分肯定。发挥群团力量,开展“聚绿色动能 助双碳目标”战新产业推进专项劳动竞赛,引导职工岗位建功。

  党建工作“向下扎根”,给华电科工带来蓬勃的生命力,强劲的凝聚力,夯实企业发展的根基,为科技创新、昂扬向上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期间,有2人荣获中央企业、河北省劳动模范,2个项目入选“筑梦丝路”青年海外项目计划。策划“寻访新质力”“科技创新月”主题宣传,多项作品入选“国企好新闻”、中央企业优秀故事。

  “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在时代的浩荡征程中,华电科工深谋远虑,务实前行,以创新为笔,实干为墨,勾勒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平台的轮廓。未来,他们的每一次突破,都将为平台注入新的活力,而这平台也终将为国科技自立自强贡献磅礴力量。

  责任编辑:于学华